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EOS)与IL-5和sIL-2R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患者(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30例,20名健康人(正常组)作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5(IL-5)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痰液EOS凋亡。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痰液中IL-5和sIL-2R明显升高,EOS凋亡率增高,而正常组未发现EOS凋亡。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EOS凋亡率与IL-5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0.78。结论:哮喘患者气道局部有EOS凋亡现象,并受到IL-5相互作用的调节。sIL-2R与EOS凋亡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肺血栓栓塞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0 2~ 2 0 0 1-0 2我院确诊为肺栓塞(PE)病例 3 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8~ 76岁 ,平均年龄 45岁 ,经螺旋CT证实为PE3 8例 ,其中 8例为肺动脉造影确诊。1.2 诱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40~ 60例发病者 3 0例 ,占79 % ,儿童发病者 1例 ,占 2 6% ,14~ 3 9岁和 60岁以上发病者 7例 ,占 18 4% ;超过正常体重指数者 8例 ,占 2 1 1%。静脉血栓、高脂血症、卧床超过 3天、手术 (包括分娩 )、高血压病为主要危险因素 (具体结果见表 1)。表 1  3 8例肺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例数 ( % )危险因素例…  相似文献   
3.
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造影是公认的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金标准 ,但因是侵入性检查 ,病人不容易接受 ;而且造影剂残留可引起机化性肺炎等副作用 ,近几年已被 CT取代。胸部 CT扫描具有非侵入性 ,病人耐受性好的优点 ,文献报导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都比较高 ,很多人都指出薄层螺旋 CT扫描可代替支气管造影用以诊断支扩 [1~ 3] 。但是 ,CT作为支气管扩张症新的诊断手段是否能解决所有问题 ?临床上一些高度怀疑的支气管扩张为什么会被螺旋 CT诊断为正常 ?我们使用改良的选择性支气管造影技术解决了气道造影剂残留的问题 ,而且以止血药调制造影剂可起到止血作用 …  相似文献   
4.
5.
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4组,即当归组,硝苯吡啶组,当归和硝苯吡啶联用组和空白组,每组10例,7天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降低(P<0.01),心排血量增加(P<0.01),动脉血氧分压升高(P<0.05),而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一种药和不用药组,克服了硝苯吡啶对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严重肺水肿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严重肺水肿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改良三通道插入纤支镜吸痰来观察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血气、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使用纤支镜吸痰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率、动脉血氧分压、气道压力明显优于使用吸痰管吸痰,并且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经改良三通管使用纤支镜吸痰对于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严重肺水肿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TP)对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 70例轻、中度哮喘缓解期患者 ,随机分成A组 (TP治疗组 )和B组 (对照组 )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 5 (IL 5 )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痰液嗜酸细胞 (EOS)凋亡。结果 缓解期哮喘患者痰液中IL 5和sIL 2R明显升高。A组经TP治疗后 ,IL 5和sIL 2R明显降低 ,EOS凋亡率明显升高 ,B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P可能通过抑制哮喘患者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 ,增加EOS的凋亡 ,从而减少机体免疫 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功能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收缩肽,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静脉滴注25%当归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180天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F),肺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静脉滴注25  相似文献   
10.
当归注射液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收缩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当归注射液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内皮素 1(ET 1)、血管紧张肽Ⅱ (AT Ⅱ )、内源性洋地黄 (EDF)和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肺动脉高压 60例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30例。当归组 [男性 2 1例 ,女性9例 ;年龄 ( 60±s 7)a]给予 2 5%当归注射液 2 50mL静脉滴注 ,qd× 10d ;对照组 [男性 2 0例 ,女性10例 ;年龄 ( 60± 8)a]给予静脉滴注 5%葡萄糖注射液 2 50mL ,qd× 10d。结果 :当归治疗后ET 1,ATⅡ和EDF分别降低 ( 2 0± 6) % ,( 36± 9) %和 ( 38± 11) % ,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也降低 ( 17±5) %和 ( 2 7± 8) % ,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意义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当归能减少COPD伴肺动脉高压病人机体ET 1,AT Ⅱ和EDF的合成和释放 ,使肺动脉压降低 ,改善肺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