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手术对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提供指导。方法将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急性创伤性髌骨治疗的86例患者按照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髌骨稳定性和膝关节功能,调查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功能评价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髌骨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好,髌骨稳定性好,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对22例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下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修补或重建,同时部分病例行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和(或)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5.5个月,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患者主观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等级评分与受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能够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患者的术后主观评分和运动等级均能够达到受伤前水平,对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运动水平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的优越性,探讨此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9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术中情况、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术中平均复位时间65min,复位满意率93%。随访6~18个月,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无钢板断裂情况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9.6%。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是复杂型股骨髁部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拇外在肌为动力源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作为动力源可利用的拇外在肌较多,临床上可依手术适应证选用。我们采用以小指展肌为动力肌的Iittler和Coldner法等,对16例患者做了拇对掌功能重建治疗,术后功能恢复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6~60岁,病程3~36  相似文献   
5.
足远端创面修复多较繁琐复杂,我院自2003年6年至2008年1月应用小腿浅静脉皮神经皮瓣修复同侧足远端创面13例,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距骨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进步,高能量损伤中距骨骨折渐渐增多。距骨有6个关节面,形态不规则,血供系统特殊,构成多在关节,显露困难,许多学者对距骨解剖结构及血供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对损伤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科学的手术入路,并在临床采用了新的内固定材料及固定方法。距骨坏死常见的并发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也取得了进展。本文就解剖研究、影像诊断、固定材料及临床治疗上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适应征、皮瓣的优化选择、皮瓣感觉修复的相关因素及其他影响足部功能恢复的事项.方法 对我科2000~2009年收治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且行皮瓣修复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根据由每名患者各自伤情特点制订的"标准方案"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标准组和非标准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定、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均较为满意,但标准组的足部功能恢复程度、感觉修复程度、外观满意度较非标准组为佳,量化评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各类皮瓣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适应征较广、疗程短、疗效好.皮瓣自身的质量、受区条件及神经再生是决定皮瓣感觉修复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足远端创面修复多较繁琐复杂,我院自2003年6年至2008年1月应用小腿浅静脉皮神经皮瓣修复同侧足远端创面13例,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填充对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6年12月—2010年7月收治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术后关节腔填充玻璃酸钠,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功能恢复性锻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ROM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ROM明显改善,而观察组VAS及ROM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26%,对照组为19.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及无痛行走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关节腔填充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关节红肿、疼痛现象,对提高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及皮瓣的优化选择。方法根据足跟部、跟腱部软组织缺损大小,采用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34例,术中供受区皮神经端端或端侧吻合。结果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1 cm表皮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0.5~4年,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未见破溃。结论腓肠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大创面,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是理想供区、皮瓣操作方便、利于基层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