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性激素与老年男性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技术检测35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老年男性的性激素5项包括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生成素(FSH).作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睾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余激素无差异.结论睾酮水平降低和雌激素水平增高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性激素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激素与老年男性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放射免疫技术检测 35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及 30例健康老年男性的性激素 5项包括血清睾酮 (T)、雌二醇 (E2 )、孕酮 (P)、黄体生成素 (LH)及促卵泡生成素(FSH) .作比较分析 .结果 冠心病组的睾酮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E2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余激素无差异 .结论 睾酮水平降低和雌激素水平增高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3例临床酷似肺部感染的肺腺癌患者,经纤支镜及病理诊断.1 病例报告例1 男性,49岁,咳嗽2个多月,发热伴胸痛1~ 月,外院两次胸片均提示“右肺感染”,经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体查:右锁骨上窝可触及1花生米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右中下肺呼吸音稍减弱.胸片“右中下肺阻塞性肺炎”.痰癌细胞连续3次均阴性.纤支镜“右肺癌”,病理为“低分化腺癌”.未治,3周后死亡.例2 男性,42岁,干咳1~ 月伴右侧胸痛20天.外院胸片为“肺部感染”,反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体查:右锁骨上窝可触及如黄豆大淋巴结,质中,无压痛;右中、下肺呼吸音减弱.胸片“右中、下肺野纹理间夹有小片状谈薄影”,诊断为“右中、下肺炎”,CT“右中下肺炎”.MRI“右侧肺门为中心.右上肺及右下肺显示大片信号强度异常,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诊断“右肺上叶和下叶为炎症性改变”.痰癌细胞连续3次均阴性;纤支镜“右下肺腺癌”,病理论断“支气管壁腺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改变及与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病情控制前后血浆内皮素(ET)浓度改变及ET与DM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DM患者血浆ET浓度及血糖、果糖胺(FTM)、DM血管并发症积分等相关指标,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DM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血浆ET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有发症者ET浓度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治疗前后血浆ET浓度前后血浆ET浓度与DM并发症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骨密度(BDM)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DEXA)检测BMD,并测定参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生化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DM组BMD较对照组全身(total)、Ward区、第2~4腰椎第(L2~4)降低(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升高(P<0.05);骨钙素(BGP)、雌二醇(E2)、睾酮(T)降低(P<0.05);尿钙、磷排增多(P<0.05)。DM患者中女性比男性的L2~4BMD下降显著(P<0.05);血清T降低(P<0.05)。DM患者的BMD与血糖、碱性磷酸酶(ALP)、PTH、糖化血红蛋白(HbAlc)呈负相关。结论:DM患者尤为女性BMD较非DM显著下降,可能与糖代谢改变致Ca、P代谢紊乱,性激素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董莲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53-1354
目的:观察治疗后偶测血压(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结果。方法:对134例经过治疗、CBP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ABPM,并留取24h尿测尿蛋白,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其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压完全控制的占17.91%(A组),血压控制不好但昼夜节律存在者占8.95%(B组);血压控制尚好但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26.86%(C组);血压控制不好且昼夜节律不存在者占46.28%(D组)。B,C,D组的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左心室肥厚(LVH)均较A组高。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仅CBP正常不能真实反映血压控制情况,而要行ABPM了解24h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以达到真正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老年甲亢52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的临床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48.1%;症状以心悸、消瘦多风;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占73%;甲状腺扫描阳性率83%。结论老年甲亢起病较隐匿,FT4和TT4升高样敏感,且常可听到甲状腺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糖尿病(DM)人病情控制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浓度改变及ET与DM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测定了50例DM患者血浆ET浓度及血糖、果糖胺(FTM)、DM血管并发症等相关指标,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DM病人血糖控制前、后血浆ET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者ET浓度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治疗前后血浆ET浓度与DM并发症的严重程度、FTM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病程、血糖不存在显著性相关;治疗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但血浆ET浓度下降不显著。结论:①血浆ET浓度:DM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者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②血浆ET浓度与DM慢性血管并发症严重程度、FTM浓度呈显著正相关;③短期内血浆ET浓度不因血糖浓度显著下降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糖尿病(DM)症状受检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DM、糖耐量减低(IGT),同时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P2h-PG)浓度以探讨FPG、P2h-PG预测DM、IGT的价值。结果106例中检出DM12例,IGT24例,老年人患IGT达25%。FPG≥5.8mmol/L、P2h-PG≥7.8mmol/L时预测DM及IGT的敏感性分别为33.3%、91.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BMI≥25者DM、IGT检出率显著高于BMI<25者。结论:中老年及肥胖者,DM、IGF患病率高;预测DM和IGT,P2h-PG比FPG更理想,故P2h-PG可以取代FPG作为初筛DM、IGT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