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分析云南省纳西族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的变化趋势。  方法  采用重复横断面设计,于2013年和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玉龙县分别抽取1402名和1426名35岁及以上常住纳西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2018年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9.5%和8.6%,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为52.8%、89.2%和29.2%。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调查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无明显变化,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和人均收入高者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从21.5%、17.7%和17.9%上升至28.9%、22.3%和23.6%(P < 0.05);糖尿病患病率由4.1%增长至8.6%(P < 0.001),且分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均P < 0.05);糖尿病知晓率由69.0%下降至52.8%;糖尿病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明显变化(均P > 0.05),但女性、55-64岁、小学及以下学历和人均收入低的糖尿病患者治疗率分别从71.4%、62.5%、57.9%和71.4%上升至93.9%、95.0%、88.9%和90.5%(均P < 0.05)。  结论  纳西族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知晓率呈下降趋势,治疗率和控制率无明显变化。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知晓率和控制率,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云南省罗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和疾病经济负担的变化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11和2021年从罗平县分别抽取3 092和2 539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直接法测算高血压的直接经济负担,采用人力资本法测算间接经济负担,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得分。结果 从2011—2021年,罗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从20.1%上升到41.6%(χ2 = 306.314,P<0.001),且不同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服务可及性和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村民其高血压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高血压患者的人均直接、间接和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从8 751.78、435.62和9 187.40元上升到13 631.97、462.02和14 093.99元,人均疾病经济负担占家庭人均年收入比从219.19%下降到100.26%,且2011和2021年高血压患者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均以住院费用为主(分别占79.0%和72.9%)。2011年随着个体经济地位升高,高血压的患病率降低(χ2趋势= 15.410,P<0.05),而2021年未见明显趋势(P>0.05)。2011年不同社会经济地位高血压患者间仅药费有统计学差异,且高社会经济地位患者的药费最高(F = 3.709,P = 0.019);2021年不同经济地位高血压患者的各项费用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罗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和疾病经济负担均呈上升趋势,且存在社会经济差异。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减轻其所造成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汉族、纳西族和白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知晓和治疗情况以及疾病负担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3个县≥35岁的农村常住居民共7 534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云南省汉族、纳西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探讨引起再骨折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264例(394个椎体)OVCF患者,分为A组(再发骨折组)34例,B组(未再发骨折组)230例.随访时间6~35个月,平均20.5±8.8个月,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再发骨折的时间、部位、发生率,空腔样椎体数目,终末随访定量CT(QCT)值,骨水泥渗漏的部位及渗漏率,手术前后VAS评分等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PVP后首次再发邻近椎体骨折与跨跃式椎体骨折的总发生率为13%(共34例),时间为11.7±9.2个月,有21例患者第2、3次再发骨折发生在3个月内.年龄、性别、空腔样椎体数目等因素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QCT值在A组和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术后第3天VAS评分在A组、B组各组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两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渗漏共34例36个椎体,骨水泥渗漏率为9%,渗漏后均无临床相关症状;骨水泥渗漏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两组间不同部位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不管是椎间隙渗漏还是其他部位渗漏,均提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部位骨水泥渗漏的患者间在VAS评分(术前、术后、末次随访)对比,均提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OVCF患者行PVP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年龄、性别、空腔样椎体数目、骨水泥渗漏与PVP后再发骨折无明显相关性,骨质疏松可能是引发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BM、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有关不同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云南省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不同肥胖指标的关系。  方法  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设计,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在富民县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2544名和2502名≥35岁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男性和女性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从32.8%、31.2%、33.9%上升到了44.1%、43.5%、44.6%(χ2 = 68.122,χ2 = 39.626,χ2 = 31.456,P < 0.001);2次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文化程度和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 < 0.05);居民肥胖指标体重指数(BMI)从22.90 kg/m2上升到了23.62 kg/m2(t = ?7.326,P < 0.001),而腰围(WC)、腰臀比(WHR)、身体圆润指数(BRI)和人体肥胖指数(BAI)无明显变化趋势(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WC、WHR、BMI、BRI和BAI值的升高均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P < 0.001),其中,WHR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强度最高(男:OR = 7.446,女:OR = 2.223,P < 0.001);各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强度均是男性高于女性。ROC曲线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的WC、WHR、BMI、BRI和BAI值对高血压患病风险均有预测价值(P < 0.001)。  结论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指标WC、WHR、BMI、BRI和BAI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将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β-磷酸三钙人工骨经植入兔骨组织后的骨组织相容性,为该材料的临床使用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方法将β-磷酸三钙人工骨植入兔的骨组织内,经过4周、12周、26周观察期后,取植入部位的组织进行生物学反应评价。结果 4周时刺激指数为1.5,12周时刺激指数为0.5,26周时刺激指数为0。结论β-磷酸三钙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组织相容性,在骨组织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云南省汉族和白族农村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昆明市富民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共5 003名35岁及以上常住农村居民进行现场问卷与体格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汉族与白族糖尿病患病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汉族和白族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6.30%和14.43%,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1.83%和7.83%;汉族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人均年收入的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白族(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和白族均是年龄越大者(OR = 1.016和OR = 1.032)、肥胖者(OR = 1.580和OR = 2.561)、中心性肥胖者(OR = 2.372和OR = 1.593)、缺乏体力活动者(OR = 1.246和OR = 1.312)和有糖尿病家族史者(OR = 3.925和OR = 3.781)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P < 0.05);此外,汉族人均年收入越高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OR = 1.459, P < 0.01),而白族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糖尿病(OR = 0.561,P < 0.05)。  结论  白族与汉族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均存在差异,且年龄越大、肥胖、中心性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和有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汉族与白族居民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运动,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居民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患病现状及社会人口学和生活行为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农村地区7 572名≥35岁农村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哮喘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哮喘患病率为1.61%,其中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1.98%和1.25% ,χ2 = 6.308,P = 0.012),且呈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χ2趋势 = 65.558,P < 0.001)。SEM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者、被动吸烟者、有哮喘家族史者、男性、少数民族和住房类型为石头土坯者患哮喘的风险增高;其中对哮喘患病直接影响作用最大的是吸烟,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5;其他影响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有哮喘家族史(0.13)、年龄(0.09)、被动吸烟(0.08)、性别(0.06)、民族(0.03)和住房类型(-0.02)。   结论   云南省农村居民的哮喘的患病率较高,社会人口学和生活行为因素均对哮喘的患病有影响。应加强对男性、高龄、有哮喘家族史人群的健康管理,改善住房条件较差人群的居住环境,并加大控烟工作力度,以降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云南农村汉族与白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03名≥35岁的农村汉族和白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汉族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16.3%)和治疗率(89.2%)均高于白族(7.8% 和79.5%,P <0.05),而白族的知晓率(74.5%)和控制率(49.3%)高于汉族(47.5% 和 35.6%,P <0.05);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服药率(86.1%)和采取降糖措施率(100.0%)均高于白族(80.1%和95.2%,P <0.05),而自我监测血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2% 和55.5%,P >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近2周采取的降糖措施中,汉族与白族均以控制饮食为主(95.4%和89.7%),其中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锻炼的比率高于白族(82.0%和69.2%,P <0.05)。结论 云南农村汉族与白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自我管理行为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