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人博卡病毒(HBoV)在呼吸道感染中致病性及机理.方法 利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进行HBoV分离及培养,通过电镜对培养细胞中HBoV的形态及感染细胞进行研究,并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HBoV在细胞中转录产物mRNA,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 将含有HBoV阳性痰液标本无菌接种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出现2例致使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CPE).电镜观察在细胞质中散在六角形或圆形的病毒粒子,大小18~26 nm之间,大部分是20nm.RT-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与预期结果相符是295 bp,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HBoV序列比较,核苷酸同缘性99%,氨基酸同缘性100%.结论 HBo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后能够在该细胞内增殖,并产生特征性生物学改变.本研究为今后HBoV致病性及免疫应答谱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阿昔洛韦对家兔骨髓有核细胞、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4组:A组(10mg/kg),B组(30mg/kg),C组(60mg/kg)和D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缓慢注入家兔耳缘静脉,每天早晚各1次,共8d。于d9抽骨髓观察家兔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变化。结果在不同浓度阿昔洛韦作用下,骨髓有核细胞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成反向抑制,骨髓巨核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以A组更为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浓度阿昔洛韦对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影响较小,临床用药可选择更高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3.
人博卡病毒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博卡病毒(HBoV)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性及机制.方法采用人博卡病毒阳性标本感染健康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观察HBo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的生物学特征,并进行病毒空蚀斑、红细胞吸附抑制及免疫荧光测定.结果 75%感染细胞变圆并堆积成葡萄状,伴随有坏死、破碎、脱落.病毒蚀斑测定出典型"猫头鹰眼"现象.红细胞吸附实验观察到90%以上红细胞附着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荧光检测出在细胞核内具有典型荧光块.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可用于分离HBoV,HBoV感染支气管上皮细胞后能够在该细胞内增殖,并导致特征性生物学改变.本研究为今后人博卡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厂家阿昔洛韦对家兔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只。A组(注射厂1阿昔洛韦30mg.kg-1),B组(注射厂2阿昔洛韦30mg.kg-1),C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只2mL)。分别缓慢注入家兔耳缘静脉,每天注射两次,早晚各1次,分别注射后,于第四、八天抽1次静脉血,B组继续注射,于第十二、十六天再抽静脉血,观察家兔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网织红细胞(Ret)变化。结果注射阿昔洛韦后,A组Hb、Ret、WBC、Plt与B组、C组分别比较均P>0.05,说明彼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组第12、16天的Hb、Ret、WBC、Plt结果分别与对照比较也无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阿昔洛韦不同厂家及长时间注射后对外周血细胞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多种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的药敏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289例胃病患者的标本,取其胃黏膜活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对培养到的Hp菌采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Hp培养阳性率依次为消化性溃疡50.00%,活动性胃炎40.77%,胃癌31.87%,萎缩性胃炎17.92%。898例Hp阳性患者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暂未发现耐药株,其次为庆大霉素(1.11%)、克拉霉素(13.14%)、羟氨苄青霉素(13.36%)、呋喃唑酮(32.29%),甲硝唑的耐药率最高(100%)。结论Hp感染与多种胃病关系密切,临床上对Hp感染的患者可选择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羟氨苄青霉素治疗,不宜选用甲硝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表达人博卡病毒(HBoV)VP_2蛋白,用于临床标本HBoV的筛查.方法 将VP_2基因重组于杆状病毒基因组,重组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用HA抗体进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融合VP_2蛋白表达.通过电镜观察重组蛋白颗粒.以VP_2蛋白作为抗原对176例临床样本进行免疫印迹筛查.结果 在昆虫细胞中VP_2蛋白的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60%以上,VP_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0×10~3.电镜观察博卡病毒VP_2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其大小在20mm左右;采用免疫印迹技术从临床标本中筛查出4例患者HBoV阳性,阳性率达到2.28%(4/176).结论 本研究成功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博卡病毒VP_2蛋白;表达VP_2蛋白具有一定抗原性,为开展人博卡病血清学研究方法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