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INI形状记忆合金治疗各类骨折初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我科自2001年3月~11月应用TIM形状记忆合金治疗各种类型骨折15例16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阴茎切除后双扇形皮瓣重建尿道外口彭光平,许桂玲,范学辉1980年1月~1994年10月,我院采用双扇形皮瓣为29例阴茎癌切除术者重建了尿道外口,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9例,年龄36~80岁,平均54.5岁。其中阴茎癌根治术14例,...  相似文献   
3.
无功能肾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结石并感染致“无功能肾”患者,采用剖肾取石、排脓、抗生素盐水冲洗等保留肾手术。手术感染得到控制,“无功能肾”基本和部分恢复功能。随访4个月至7年,仅2例结石复发。并对此手术方法的理论依据,无功能肾诊断、操作要点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手术是该手术是治疗“无功能肾”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骨科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和SSI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2014年4月1日—9月30日实施骨科清洁手术的患者进行SSI监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患者665例,发生SSI 14例,SSI发病率为2.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皮肤准备方法、ASA评分和手术时间均是骨科清洁切口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传统备皮法、ASA评分Ⅱ级及以上、手术时间≥90 min是骨科清洁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OR95%CI分别为3.96(1.07-14.70)、6.45(1.97-21.11)、4.08(1.35-12.30)]。结论改良备皮法、ASA评分I级及手术持续时间越短可减少骨科清洁切口SSI的发生,临床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的前提下,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助于降低骨科清洁切口SSI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椎体强化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2采用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体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2例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5(4~2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滑脱椎体均获得满意复位,随访过程中无椎体再脱位、椎弓根钉松动脱出,末次随访时均获得椎间融合。术后7 d、3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后3个月各指标均较术后7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技术注入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体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可以有效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及再滑脱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例严格选择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行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置钉椎体内的分布以及骨折椎的高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随访6~24个月,平均11.3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减少,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片及CT片观察:骨水泥充填满意,分布于椎体及钉道周围。有1例1椎出现椎旁少量渗漏,无临床症状。椎弓根螺钉术后无松动、脱落。结论椎体强化椎弓根钉置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国产球囊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评价其在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5.7~2007年9月收治的19例26椎严格选抒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可膨胀性扩骨球囊行 PKP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以及病椎的高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减少.结果有显著性筹异(P<0.05).X线片观察:奉组单侧穿刺的26个椎体有23个见骨水泥越过中线到达柞体对侧,骨水泥充填满意.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较明显.本组有2例3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椎旁少量渗漏1例1椎,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国产球囊进行的PKP手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受体基因C1377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山东半岛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测定290名山东半岛汉族成年人和77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降钙素受体基因型并计算出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各部位骨密度是否存在相关.结果 本研究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1.325,P>0.05).367名受试人群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8.6%,CT型占11.4%,TT型占0%.在将年龄和体质量指数进行校正后发现CC基因型较CT基因型在腰椎(P<0.05)、wards三角(P<0.05)有较高的骨密度.骨量正常组各基因型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7,P>0.05).结论 CC型是山东半岛汉族人群最常见的类型,降钙素受体基因型与腰椎、wards三角部位BMD有关联,CT型具有较低骨密度,提示CTR基因型C1377T多态性可能成为胶东半岛汉族人群发生骨质疏松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专家型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MIPPO)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疗效。方法自2014-06—2017-03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28例采用胫骨远端专家型髓内钉固定,34例采用MIPPO内固定技术。术后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髓内钉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9.34周,较微创MIPPO内固定组手术平均愈合时间22.45周明显缩短(P 0.05),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负重时间明显缩短(P 0.01),但患肢功能Johner-Wruh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对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干扰少,对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是一种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5岁。因上腹部疼痛、发热、呕吐3天入院。以往有类似腹痛反复发作史10余年,但以此次最重。入院查体:体温39.6℃,急病容,巩膜黄染,心肺(一)。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以下腹部为重。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腹透示结肠充气肠管轻度扩张,下腹部可见一气液平面象。B 超示:胆囊6×3cm,壁厚,底部边界不清。胆管扩张,总胆管下段可见3×2×3cm 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