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4V6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995年2月~1999年4月,从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标本60例,其中经手术切除的Ⅰ~Ⅱ期宫颈癌标本37例,Ⅲ~Ⅳ期宫颈癌活检标本23例.同期选取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标本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各组织标本CD44V6的表达.结果随着由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乃到宫颈癌的逐步发展,CD44V6的表达逐渐增强,其中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在宫颈癌病理学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亦有显著差异(P<0.05),癌细胞分化越差,CD44V6的阳性表达率越高;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高(p<0.05);此外,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Ⅰ~Ⅱ期宫颈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期者,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V6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因产科急症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措施。方法:分析了1989年以来28例因产科急症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因素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宫的8倍。结论: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多次妊娠与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联合别嘌呤醇对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症状、肾功能、肾血流以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诊断为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在低嘌呤饮食、禁酒、碱化尿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临床症状、肾功能、肾血流及肾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酸(UA)和肾病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增高(P均0.05);2组肾主动脉(MRA)、肾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中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max)和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min)均明显提高而阻力指数(RI)明显下降(P均0.05);2组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明显上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祛湿化浊去瘀汤联合别嘌呤醇能够显著改善湿浊瘀阻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肾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肾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介绍采用四种术式治疗先天性多指畸形31例的体会。认为手术时机以1~5岁为宜;术前辨认主副指是最重要的步骤,与术式的选择、手术切口设计与术后主指外形直接相关。关节囊修补与成形应在副指寄生处作鱼口状皮肤切口紧贴骨面剔除副指,防止损伤主指及近端。文中还就先天性多指畸形发生率做了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阴道下段闭缩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分析总结1994-07~2004-12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17例阴道下段闭缩患者的疗效与随访结果。结果:采用阴道上段黏膜直接缝合法与小阴唇瓣法治疗的11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1年随访均未发生阴道下段狭窄;采用生物材料移植法治疗的6例,术后伤口经换药愈合,其中4例于术后3~6个月出现狭窄及不同程度的经血潴留,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阴道上段黏膜直接缝合法与小阴唇瓣法是治疗不同程度阴道下段闭缩的良好方法,对严重阴道下段闭缩,生物材料移植法也不失为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整形美容外科伤口闭合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疗效评价非常注重术后局部外形与功能恢复的程度。伤口愈合后是否会出现病理性瘢痕及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到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效果。为预防术后伤口过度的瘢痕增生,术中除强调切口位置与走向、无创或微创操作技术和伤口缝合技巧外,伤口闭合材料的适当选择也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先天性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5年3月~2008年9月,收治先天性直肠阴道瘘11例,根据瘘管的部位与范围,分别采用瘘管切除、直接缝合术和瘘管切除、局部阴道黏膜瓣转移修复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1期愈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6个月常规随访结果显示,修复处阴道黏膜光滑,感觉和运动正常,无复发。结论:根据瘘口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长100 cm、宽4 cm、厚4层的无菌纱条,以生理盐水浸湿、挤干,用卵圆钳夹住纱条一端,从阴道置入子宫腔,自子宫底起来回折叠,将整个子宫腔填紧塞满,不留空隙;剖宫产者在切口处充分估计拟填充子宫下段所需纱条长度,剪去多余纱条,先将尾端放置宫颈口附近,然后将剩余纱条充分填塞子宫下段,直视下缝合子宫切口。结果 16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有效率达100%。产后42 d来院随访13例,子宫复旧良好,无产褥期出血及盆腔感染。结论改良的宫腔纱布填塞技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褥疮的临床分型与整形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褥疮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方法:分析总结1990-01~1999-12间收治的46例63处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创面特点将褥疮分为窦道型和溃疡型,前者采用局部皮瓣,后者采用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褥疮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成功建立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操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分析影响钳夹试验成功建立的相关护理因素及护理技术操作改进。结果45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42例成功,3例失败。存在的问题包括操作前患者心理紧张,静脉穿刺困难,试验中途采血不畅,试验中或试验后低血糖,试验中仪器故障。通过采取改进措施对以上问题逐一克服,最终钳夹试验顺利结束。结论试验前严格检测仪器性能,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保持输液及采血管路通畅,正确采血避免血液稀释,提高血糖检测的准确度,是保证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成功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