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4年5月~2003年5月,笔者采用连贯手法,小夹板配合屈肘倒"8"字外固定,对270例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进行临床观察,经过半年至6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子散热敷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椎体成形(PVP)术后下腰痛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PVP术后有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疼痛部位红外线照射;实验组疼痛部位给予中药五子散热敷。比较二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及椎体功能恢复情况(OD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实验组下腰痛明显缓解,VAS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五子散热敷能有效缓解PVP术后下腰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腰臀部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治疗组应用针刀松解加扶阳透骨片口服,对比组用局封加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均以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组为66.67%;治疗组3例复发,对比组19例复发。经统计学!2检验P<0.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针刀松解加口服扶阳透骨片治疗腰臀部筋膜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56例为实验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楔变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间植骨与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滑脱症,观察其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状况,并与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应用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病例。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滑脱症,符合生物力学固定融合,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并且椎间植骨融合可能是进一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驳骨膏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骨折均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手法整复,对照组仅进行夹板外固定,观察组在复位情况下局部外用驳骨膏再行夹板外固定,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瘀斑消失时间、各部位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4 d和28 d骨痂密度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驳骨膏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卧位下改良前外侧入路一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改良前外侧入路一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23例:男10例,女13例。观察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3年,平均17个月。住院时间平均10d(7~20d),手术时间平均73min(60~1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0mL(350~800mL),输血量平均2U(1~6U),术后平均下地时间为3d(2~6d),出现深静脉栓塞1例,保守治疗后出院,未出现脱位、假体位置不良,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9分(82~93分)。结论:平卧位下改良前外侧入路一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在术前合理评估选择病人情况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骨折后期肿胀和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熏蒸患肢,每次30min,熏蒸后立即进行伤肢功能锻炼,7d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102例,经1~3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46例,占45%;好转50例,占49%;无效6例,占6%:总有效率94%,疗效满意。结论:熏蒸辅以关节的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后肿胀及关节僵硬,操作方便、简单,效果佳。  相似文献   
9.
朱锦忠  肖智青  王爱明 《中国骨伤》2010,23(11):874-87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85例,男50例,女35例;年龄1~20岁,平均10.8岁。直接暴力53例,传导暴力30例,扭转暴力2例;粉碎性骨折6例,螺旋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21例,横形或锯齿状骨折50例。按Anderson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85例患者中解剖复位42例,近解剖复位35例,8例再移位(经重新手法整复固定,2例达解剖复位,4例近解剖复位;2例整复不成功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有病例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28~80 d,平均42 d.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7.5个月。按Anderson评价标准,优77例,良5例,可3例。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迅速,费用低廉,临床疗效显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拟进行THR的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肝素组,肝素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组在肝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点滴。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14d血小板含量。结果:结合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67%;肝素组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结合组对THR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THR后DVT发生率,且在该作用剂量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