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孔肯雅热临床特点及治疗与转归.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东莞市诊治的133例基孔肯雅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3年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 基孔肯雅热病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00.00%、91.72%和90.98%;关节疼痛中膝关节、脚踝及肘部关节受累较多,发生率分别为69.92%、64.66%和48.87%;关节疼痛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5岁以上患者易发生关节疼痛;关节疼痛症状在1年内基本消失,部分患者在2年甚至3年内消失,个别患者在3年后仍未消失.结论 基孔肯雅热病主要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受年龄等因素影响,治疗后1年患者内关节疼痛基本可消失,对症、支持治疗对基孔肯雅热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55例妊娠合并肝炎病例按照孕周分为早中期妊娠组及晚期妊娠组,比较重症肝炎的发生率、肝功能及转归。结果妊娠期肝炎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占绝大多数,晚期妊娠组较早中期妊娠组重型肝炎发生率高(P=0.011),且病死率高(P=0.001),晚期妊娠组ALT、AST、ALP均高于早中期妊娠(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肝炎病情重、预后差,临床上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减少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1例肝硬化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的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以下简称尿微量蛋白)进行了检测,并采用脲酶法测定了血尿素氮.结果 所测尿微量蛋白在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浓度在肝功能Child A,B,C级各组中依次升高.血尿素氮仅在肝功能Child C级组中升高(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肝功能越差肾损害越严重;尿微量蛋白能早期发现肝硬化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 E 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变化判断疗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6例,按肝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94例和重度组77例,均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及服用水飞蓟宾70 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分别对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轻度组及中度组患者血清 ALT 复常率、E 抗原阴转率及 HBV-DNA 阴转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重度组上述指标则均显著提高(P <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更能有效抑制 HBV-DNA 的复制,明显促进血清 ALT 复常率及提高 E 抗原阴转率,尤其是肝功能损伤程度重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130例基孔肯雅热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30岁、30~岁、≥60岁组,分析其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均出现发热,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86.8%、91.4%、90.9%,关节痛的比例分别为86.8%、91.4%、95.5%,关节痛持续时间超过14d的比例分别为2.6%、30.0%、36.4%;与<30岁组比较,30~岁和≥60岁组患者出现关节痛持续时间超过14 d以及累及3个或以上关节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3.026,P=0.001;x2=6.792,P=0.034).结论 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中、老年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累及的关节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与静滴神经垂体素稀释液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优劣。方法将6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肺结核咯血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神经垂体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肺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咯血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总有效(显效加有效)率63.3%;无效11例。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0%;无效3例,占10.0%。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明显高于治疗组(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效果优于静滴注神经垂体素稀释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130例基孔肯雅热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30岁、30~岁、≥60岁组,分析其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均出现发热,皮疹的发生率分别为86.8%、91.4%、90.9%,关节痛的比例分别为86.8%、91.4%、95.5%,关节痛持续时间超过14d的比例分别为2.6%、30.0%、36.4%;与〈30岁组比较,30~岁和≥60岁组患者出现关节痛持续时间超过14d以及累及3个或以上关节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6,P=0.001;χ2=6.792,P=0.034)。结论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中、老年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累及的关节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基孔肯雅热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防控该病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46例确诊为基孔肯雅热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生物化学指标以及治疗方案.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46例基孔肯雅热患者中,发热、皮疹及关节痛分别为46、42和41例,分别占100.0%、91.3%和89.1%;15例患者外周血WBC下降,占32.6%,乳酸脱氢酶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比例分别为45.5%(20/44)和28.9%(13/45),3例ALT升高.利巴韦林治疗与单纯对症治疗效果相比,发热时间延长(t=2.588,P=0.013).结论 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对症治疗预后好,抗病毒治疗对缩短病程可能无益.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chikungunya fever and provide futur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 Methods Forty-six confirmed chikungunya fever in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signs, blood count, key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ere done by ttest. Results The percentages of total cases presenting with fever, rash and joint pain were 100. 0% (46/46), 91. 3% (42/46) and 89. 1% (41/46), respectively. Fifteen (32.6%) cases displayed leucopenia. Increases in lactose dehydrogenase (LDH) and creatine kinase (CK) were observed in 45. 5%(20/44) and 28. 9%(13/45) of the cases, respectively. Three cases displayed an increase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dministration of ribavarin extend febrile time compared to symptom-relieving treatments (t=2. 588, P = 0. 013). Conclusions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kungunya fever include fever, rash and joint pain. Good prognosis can be resulted from symptom-relieving treatment. Antiviral treatment may not be beneficial to reducing course of disease.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收治的10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垂体后叶素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5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29%;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操作方便、疗效好,安全可靠、费用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BsAg阳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者512人,检测HBsAg阳性者与HBsAg阴性者之间与肥胖相关的指标(如体重、BMI、腰围、腰臀比等)、及与炎症相关的指标(IL-6、CRP、TNF-α等)以及肝功能、血脂等,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与HBsAg阴性者相比,HBsAg阳性者的腰围、腰臀比显著增加,但血液中HBV-DNA阳性者和HBV-DNA阴性者腰围、腰臀比、IL-6、CRP、TNF-α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群中,HBsAg阳性与人体朝着向心性肥胖发展具有相关性,其作用机理与HBV-DNA阳性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