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维吾尔族、汉族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段 ,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 ,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大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初中毕业前 ,还面临今后的前途问题 ,心理状态更加复杂。本文对本地区人口最多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状态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提供指导。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 (维吾尔族中学 )。1999年初中毕业生共 170名 ,全部为维吾尔族 ,其中 :男 75名 ,女生 95名 ,年龄 14~ 16岁。新疆乌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属各所医院从事(ICU、手术室、急诊科、产科)高风险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市属5所医院从事(ICU、手术室、急诊科、产科)高风险护理人员194名进行测试。结果从事高风险护理人员的SCL-90各因子分(除人际关系外)明显高于SCL-90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事高风险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层级精神科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方法:对我院2011年4~8月所有出院病历进行质量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分优秀者占84.71%,一般者占10.78%,较差者占4.51%。护师职称者与护士职称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3.36,P<0.01)。1~5年护龄者与10年以上护龄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07,P<0.01)。结论:具有10年以上护龄护师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好于1~5年护龄护士,应加强5年以下护龄护士岗前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1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引起便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便秘,最高达27%,最低达3%。结论便秘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焦虑病人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102例焦虑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各种症状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且焦虑评分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各种焦虑情绪,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门诊咨询者的艾森克个性特征,为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理测评软件对2010年2至9月来我院心理门诊咨询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神经质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女性: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性值均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男女EP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门诊咨询者存在情绪不稳定、倔强、外倾的人格特点,接诊医生应综合考虑病人个性特点,给予个性化咨询指导;分诊护士应合理安排咨询者就诊,以减少护患冲突和纠纷。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精神疾病的疾病谱、临床特征、治疗手段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护理方式、方法、护理手段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和改进。本文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不同年代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和护理特点的对照分析,以期找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的变化规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来自新疆精神卫生中心1995年3月31日-2005年3月31日当日住院的所有患者。二、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1.分组。以2005…  相似文献   
8.
纪香萍  胡列鹏  王平 《新疆医学》2012,42(6):161-162
我国的独生子女是一群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社会群体,独生子女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也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旨在了解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心理咨询者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理门诊首次咨询者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30名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进行测试。结果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的SCL-90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父母养育方式因子分:父母温暖理解(FF1、MF1)、父亲过度保护(FF6)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父母严厉惩罚(FF2、MF4)、过度干涉(FF3、MF2)、拒绝否认(FF5、MF3)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性别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均分、总均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敌对因子均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首次咨询者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首次咨询者心理健康及父母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咨询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院的老年病房收治的老年病人均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患.对这部分病人的护理我们一直沿用卫生部的相关规范.我们探讨引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规范>,进一步提升我院的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和家属满意程度.多年来,护理管理大多集中在讨论医院的专业护理和护理技术等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和讨论制定综合的服务标准.我们的讨论提供了在引入服务标准方面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