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根据高原地区面神经炎发病特点,采用火针加超短波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6~58岁;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60天。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蹙额、皱眉、鼓颊等动作,口角歪斜,流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期骨生长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成都市城区 2 2 4名 3~ 15岁健康儿童的骨生化指标、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儿童期血清钙、磷和尿钙、磷在各年龄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 P)及骨碱性磷酸酶 (BAL P)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7~ 12岁时达到高峰 ,儿童期 AL P、BAL P明显高于成人 (P<0 .0 5 )。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儿童期反映骨生长代谢的生化指标、骨密度、跟骨骨小梁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不能以成人的指标作为判断标准 ,而应采用儿童期的骨生长代谢指标来诊断和治疗儿童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营养不良性水肿是营养缺乏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报道尚不多见。本文总结了援藏期间收集到的比较完整的8例营养不良性水肿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9月—1998年8月西藏山南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了11例营养不良性水肿病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性痤疮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以自愿参与调查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调查样本270例,其中男性89人,女性181人。调查学生寻常性痤疮患病率、性别特点和城乡差别等。结果:藏族大学生颜面部寻常痤疮患病率61.1%(165/27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农牧区生源患病率高于城市生源、一年级患病率高于其他年级、护理专业学生患病率高于其他专业,但上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年级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5),预防专业不同性别间痤疮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下颌区痤疮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P0.05)。结论:藏族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下颌区为痤疮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19)与观察组(n=19),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临床效果与止血改善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且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诊治疗中给予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止血时间,值得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7.
<正>患者女,藏族,35岁,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为主诉入院,患者十余年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有时伴恶心呕吐。入院后行腹部彩超提示: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内多发结石,胆囊壁增厚。CT示:胆囊明显增大,下缘已超过肚脐平面,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多发结石。余化验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完成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 3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542.6±58.6)min vs(383.1±64.6)min,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90.3±192.0)ml vs(373.3±363.8)ml,P=0.018)],术中输血率更低(30%vs 66.7%,P=0.004),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更低(6.7%vs 26.7%,P=0.038),入住科室ICU时间[(2.3±0.9)d vs(5.0±0.9)d,P0.001)]及住院时间[(14.7±1.2)d vs(18.5±2.1)d,P0.001)]更短,肿瘤直径更小[(2.6±0.7)cm vs(3.9±2.4)cm,P=0.009)]。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腹腔感染/脓肿、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手术切缘(R0切除率)、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血管浸润率及肿瘤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D虽手术复杂、难度大,然对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师而言,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鼠疫监测结果 ,探讨鼠疫控制对策. 方法 按照<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动物鼠疫监测标准>进行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体蚤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结果 阿里地区鼠疫主要宿主仍然是喜马拉雅旱獭,平均密度达1.04只/hm2;梳检喜马拉雅旱獭132只,平均蚤指数2.89;测定鼠疫F1抗体血清211份,阳性125份,阳性率为59.3%,鼠疫F1抗原69份,阳性31份,阳性率为44.9%;剖检自毙旱獭46只,检出鼠疫菌22株,检菌率47.8%. 结论 宿主的高密度、主要媒介的高指数、自毙旱獭检菌率均证明本地区鼠疫进入了非常活跃时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杜绝鼠间鼠疫波及到人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拉萨和阿里地区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患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拉萨(海拔3680~3800m)和阿里(海拔4 400 ~4 700 m)2个地区的2 757例世居藏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血液学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2 757例中HAPC患者共72例,总患病率为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阿里地区HAPC患病率明显高于拉萨地区(5.2% vs 1.9%,P<0.05);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4% vs 1.9%,P<0.05);吸烟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4.7% vs 2.1%,P<0.05);不同职业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牧民(9.2%),其次是个体户者(7.3%),家庭月收入最低组HAPC患病率最低(2.1%).HAPC患病率与饮酒、文化程度和各年龄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海拔(P<0.01)、性别(P<0.01)和职业(P<0.01)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拉萨和阿里地区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总患病率较低,海拔、性别和职业是影响其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