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舌癌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舌癌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6例,优护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优护组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跟踪指导语音康复训练并进行评价、坚持做好出院随访。结果:优护组出院满意度评价及术后3个月语音清晰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舌癌联合根治术后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对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跌倒专项管理制度、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建立跌倒监控管理体系、护理人员培训机制等,并在全院78个护理单元实施,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行调查,每季度对临床各科室进行预防跌倒质量控制1次。结果78个科室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跌倒质控总分提高。结论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这,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7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结果7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均无表达。而在6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34例,阳性率为56.7%,P53阳性表达39例,阳性率为6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表这与胃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的知达与P53蛋白的表这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升高,提示Survivin对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失活,使其对Sttrvivin阻遏作用消除。Survivin就可出现过表达。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癌中ER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甲状腺病变中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的生物学性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在128例甲状腺良、恶性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甲状腺癌中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中ER的表达,且与甲状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但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ER的检测可作为反映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存蛋白(Survivin)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7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无表达,而在60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34例,阳性率为56.7%;60例胃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39例,阳性率为65%;Survivin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TNM分期无关。Survivin的表达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升高,Survivin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筛选胃癌发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β-连接素、p5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中β-连接素、p53的表达. 结果β-连接素在20例正常胃黏膜100%表达,45例胃癌中21例(46.7 % )正常表达.胃癌中β-连接素异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p53阳性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 连接素与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β-连接素、p53是影响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舌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该疾病相关知识和术后康复保健知识而产生恐惧、悲观、焦虑等情绪㈦。因此,健康教育在舌癌患者术后康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临床路径在舌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同时配合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临床路径对40例舌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管生成素2经PI3K/Akt途径对HCT-8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中Tie-2、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ng-2蛋白(0、0.2、0.4、0.8、1.2、2.0、3.0 mg·L-1)作用于HCT-8细胞,用MTT法...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组织中Ang-1、Ang-2及受体Tie-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促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分析Ang-1、Ang-2和Tie-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三者在大肠癌进展中的作用,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Ang-1、Ang-2和Tie-2的表达;RT-PCR检测Ang-1、Ang-2和Tie-2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的表达。结果:Ang-1、Ang-2与Tie-2在癌组织高、中、低分化程度上的表达呈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蛋白与RNA表达越明显(P<0.05)。结论:Ang-1、Ang-2及Tie-2的表达程度与大肠癌的进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般基底细胞乳头瘤(basal cell papilloma)临床诊断较容易,但对不典型病例诊断较困难。当肿瘤色素较深,易与黑色素瘤混淆;个别人还可出现Leser-Trelat征,提示有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本文就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