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测3~10月胎儿心脏重量及各表面结构的相关数值,探讨各结构随胎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方法:取非正常分娩的、无心血管畸形的死亡胎儿心脏42例,甲醛固定后,按月龄分成8组,托盘天平称重后,测量表面各结构。结果:胎儿心脏重量为(6.31±5.53)g,其长径、宽径、前后径、周径、前室间沟径、后室间沟径、左缘径分别为(2.95±0.93)cm(、2.20±0.72)cm、(1.78±0.63)cm(、6.74±2.09)cm、(2.32±0.86)cm(、1.93±0.58)cm、(3.66±1.42)cm。结论:胎儿心脏外形各结构测量值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增大的速度不同。了解其正常数值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胎龄胎儿心脏外形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测不同胎龄胎儿心脏表面大体解剖及形态特征,分析其生长规律,为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应用提供对比性资料。方法解剖42例不同胎龄的非正常分娩的正常胎儿心脏,观测其质量、周径、前室间沟径、后室间沟径。结果胎心质量、周径、前室间沟径、后室间沟径分别为(6.31±5.53)g、(6.74±2.09)cm、(2.32±0.86)cm、(1.93±0.58)cm,室间沟脂肪出现率为2.38%。结论胎儿心脏的生长速度呈快慢交替的波浪式生长规律,掌握不同胎龄胎儿心脏外形的资料将有利于胎儿心脏病手术病种、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胎儿心脏三尖瓣复合体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不同胎龄胎心三尖瓣复合体的形态结构,为心脏研究和临床应用积累资料。方法40例非正常分娩的正常胎心标本按胎龄分为4组(≤20周组,21~24周组,25~36周组,>36周组),用大体解剖方法对其三尖瓣复合体的形态结构进行观测比较。结果不同胎龄胎心三尖瓣瓣环周长平均为2.15±0.78 cm,前尖、后尖和隔侧尖的高度分别为0.43±0.18 cm、0.34±0.13 cm和0.38±0.13 cm;宽度分别为0.66±0.29 cm、1.04±0.29 cm和0.56±0.28 cm;前隔连合的高度为0.31±0.08 cm;前乳头肌、隔侧乳头肌和后乳头肌的高度分别为0.61±0.20 cm、0.31±0.08 cm和0.53±0.19 cm。结论胎心三尖瓣复合体的各结构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不同胎龄心脏右心房结构、大小及变化规律。方法40例胎心标本按胎龄分为4组,对右心房内主要结构进行观测比较,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各结构总体均数(cm)如下:上腔静脉内径0.42±0.17cm、冠状窦口直径0.21±0.08cm、右房室口直径0.75±0.27cm、右房壁厚度0.08±0.03cm、卵圆孔高度和宽度0.18±0.79cm和0.32±0.11cm、第一房室间隔高度和宽度0.52±0.21cm和0.21±0.08cm。下腔静脉瓣出现率为100%,Chair′s网占7.5%。冠状窦口瓣膜出现率为97.6%。筛状瓣膜占冠状窦口瓣膜的5%。结论上腔静脉内径、右房室口直径、第一房间隔高度和宽度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加。冠状窦口直径、右房壁厚度、卵圆孔高度和宽度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胎儿左心房主要结构并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40例胎心标本按胎龄大小分为4组,观测左心房的主要结构(左肺静脉口径、右肺静脉口径、左房室口径、左房壁厚度)。结果胎儿左心房呈不规则椭圆形,颜色灰白且呈半透明薄膜状,质地较软。左肺静脉、右肺静脉、左房壁厚度、左房室口径分别为:(0.40±0.08)cm、(0.43±0.05)cm、(0.05±0.01)cm、(0.69±0.15)cm。结论左心房壁厚度随胎龄的增长变化不规则,左肺静脉口径、右肺静脉口径和左房室口径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