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1993年Lin等从胶质细胞中纯化获得的一种新型神经营养因子,化学结构为糖蛋白。最初发现它具有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功能,近来研究表明其功能远远不仅限于此,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它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受压及解压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表达的变化 ,借以探讨外周神经源性痛的发病和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压迫组、解压组和对照组 ,采用聚乙烯管压迫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压迫组和解压组腰4~ 6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显著增加 ,相应节段脊髓背角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解压组与压迫组比较 ,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明显减少 ,而脊髓背角的已经下调的nNOS表达则回升 ,但仍然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NO可能与神经源性痛时在中枢和外周的痛觉敏感性形成和神经系统长时程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表明 ,外周神经损伤后 Aβ神经元的初级传入末梢在脊髓的病理性生芽与损伤后痛觉超敏的形成有关。为了证实外周神经损伤后形成的这种生芽是否具有可逆性 ,本研究以大鼠坐骨神经压迫造成神经源性痛模型 ,采用跨神经节的霍乱毒素 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 ( CB-HRP)作为示踪剂 ,四甲基联苯胺 ( TMB)反应呈色追踪 Aβ初级传入末梢。结果证实 :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也能够导致痛觉过敏和 Aβ纤维末梢生芽侵入脊髓后角 层 ,并且这种生芽不伴随对神经压迫的解除而逆转。中枢神经系统的这种结构重组及其不可逆性可能是神经源性痛的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总结运用循经艾灸、耳穴贴压、音乐疗法、缠缚疗法等中医护理技术联合新型敷料治疗1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体会。经过24天规范化治疗,伤口顺利愈合,三个月内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耳穴埋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增加一种安全有效的解除术后腹胀的护理方法。方法72例在全麻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耳穴埋豆组24例于术后6h给于耳穴埋豆,按摩组24例于术后6h给于腹部顺时针按摩;对照组24例,未予护理干预;对3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耳穴埋豆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按摩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耳穴埋豆组、按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具有治疗腰椎术后腹胀促进肛门尽早矢气的作用,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