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B细胞核反式作用因子,属转录因子的pax基因家族成员,其蛋白结构已经清楚。在淋巴系统内,仅B细胞可产生这一因子,其功能是在B细胞发育早期,调节B细胞多种特异性基因表达;B细胞被激活后、促进B细胞的增殖及同型转换。但BSAP对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转录起抑制作用,因此,在B细胞分化晚期,BSAP水平下降时,可使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2.
高歌  潘晓华  高雪  贾芙蓉  温剑平 《中草药》2018,49(19):4581-4585
目的利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探讨续断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得续断的药物成分,筛选活性成分,预测靶蛋白。在TTD和CTD数据库查询骨质疏松对应靶蛋白,构建药物-靶蛋白-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蛋白作用通路进行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主要信号通路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获得7个续断活性成分及其63个靶蛋白,筛选到骨质疏松疾病靶蛋白118个,得到续断与骨质疏松交叉作用蛋白118个,进而富集到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免疫功能等相关的24条信号通路,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包含有最多数量的相关基因。String数据库分析表明AKT1、MAPK1、MAPK3在信号通路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结论续断可能主要通过AKT1、MAPK1、MAPK3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 (HPV-16) E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观察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人工合成HPV16 E7基因核苷酸序列,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PV16 E7基因,并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HPV16-E7。 将其转化到工程菌Rosetta后,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E7-GST融合蛋白的SDS-PAGE分析和Ni2+-NTA亲和层析纯化。结果: E7基因PCR扩增产物和重组表达质粒的双酶切产物经琼脂糖
凝胶电泳,均可见300 bp的目的基因条带。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6 000处有特异性表达带,与预期相符。结论: 在原核系统中含E7基因的重组质粒可有效表达E7-GST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应用过敏反应模型,观察小鼠皮肤外用芦荟油、鹿茸精及其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芦荟油、鹿茸精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绿脓杆菌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对绿脓杆菌感染的烧伤小鼠及正常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NS-1细胞和经绿脓杆菌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株,收集其分泌的抗体,观察其对绿脓杆菌感染的Ⅲ.烧伤小鼠及正常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该单克隆抗体可预防绿脓杆菌感染.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抗绿脓杆菌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7.
硒和维生素E对饲予克山病病区粮大鼠心、肝、肾、胰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影响张桂珍,李广生,王凡,张秀云,温剑平白求恩医科大学地方病研究所(长春130021)AbstractTheGSH-pxactivityandIPOcontentsinmyocardi...  相似文献   
8.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细胞特异生激活蛋白(BSA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B细胞核反式作用因子,属转录因子的pax基因家族成员,其蛋白结构已经清楚。在淋巴讷,中产生这一因子的其功能是在B细胞发育早期,调节B细胞多种特异性基因表达;B细胞被激活后,促进B细胞的增殖及同型转换。但BSAP对免疫球蛋白基因转录起抑制作用,因此,在B细胞分化晚期,BSAP水平下降时,可使免疫球蛋白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为对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与微血管密度(micoreesel densig,MND)在不同病理分型,WHO分级的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膀胱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VEGF表达及MND.由于后两种癌发病率低,按临床分期或分级收集标本困难.本实验为移行细胞癌进行了WHO分级,并分别与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VEGF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随着病理级别增高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用Ⅲ级移行细胞癌与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VEGF阳性率进行比较,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提示肿瘤细胞VEGF表达与病理组织类型无关,而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本研究发现MND与膀胱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且与VEGF呈正相关.我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人表皮生成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21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EGFR外显子19、21野生型和突变型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健康人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中有核细胞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EGFR外显子19、21突变基因.结果 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2种类型和外显子21的错义突变.结论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可以用于检测人EGFR外显子19、21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