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纤维瘤病样神经肿瘤(lipofibromatosis-like neural tumour,LPF-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LPF-NT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其分子学改变及鉴别诊断。结果4例LPF-NT中3例为女童,分别位于真皮、皮下及筋膜;1例为28岁男性,位于横纹肌内。镜下肿瘤细胞胞核微胖梭形及卵圆形,部分胞核略扭曲,核染色质淡,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至可见,呈束状、漩涡状及交织状排列,浸润周边脂肪及横纹肌,间质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可伴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NTRK1、S-100和CD34,不表达SOX10、SMA等。结论LPF-NT是一种新近才被认识的好发于儿童的良性或中间型软组织肿瘤,具有特异性NTRK1基因改变,因其特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达S-100蛋白,常被误诊为低度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或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等。LPF-NT预后好,切除不完整易局部复发,再次完整切除仍可治愈,完整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可尝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中IL-15mRNA在黏膜下固有层浸润的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有很强的表达,与下鼻甲组IL-15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5mRNA在多数鼻息肉中的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有表达,且强于在下鼻甲组的表达。黏膜下固有层炎症细胞IL-15mRNA的表达与Bcl-XL的表达有相关性( r=0.592)。结论 IL-15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位于黏膜下固有层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并通过Bcl-XL途径诱导的凋亡抑制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IL-15在鼻息肉中黏膜下腺体的表达强于在下鼻甲中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黏膜下腺体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GST-π、P-gP及癌基因(C-erbB-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2例胃癌手术标本中的GST-π、P-gP、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GST-π蛋白阳性表达169例(64.5%),P-gP 167例(63.7%),C-erbB-2173例(66.0%)。GST-π、P-gP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两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C-erbB-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的GST-π、P-gP、C-erbB-2蛋白表达情况对制定化疗方案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脑信号蛋白4C(Sema4C)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二步法检测82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Sema4C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蛋白的表达水平,用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三者的表达水平变化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Sema4C、MCM2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49/82)及98%(80/82),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LMVD在癌及癌旁喉黏膜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7); Sema4C、MCM2的表达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及肿瘤T分级无显著相关。Sema4C、MCM2 蛋白表达水平和LMVD,两两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Sema4C的异常高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提示Sema4C有可能成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作石蜡切片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备蜡块10000个、苏木精-伊红染色10000片和免疫组化染色2265片。结果:用Van-clear环保剂制作的蜡块,组织浸蜡充分,各种组织软硬适中,易于切片;制作的苏木精.伊红片,组织结构清楚,染色清晰,对比及透明度好;免疫组化染色切片,阳性定位准确,强度、对比度与常规制片一致;存档半年后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半年前结果一致。结论: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对病理常规制片的质量和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无明显影响。Van-elear作为环保产品,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IL-15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探讨IL-15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含量,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中IL-15表达高于下鼻甲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中Bcl-XL表达高于下鼻甲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的表达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IL-15的表达与Bcl-2和Bcl-XL的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IL-15在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凋亡抑制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中IL-15mRNA在黏膜下固有层浸润的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有很强的表达,与下鼻甲组IL-15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mRNA在多数鼻息肉中的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有表达,且强于在下鼻甲组的表达。黏膜下固有层炎症细胞IL-15mRNA的表达与Bcl-XL的表达有相关性(r=0.592)。结论 IL-15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位于黏膜下固有层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并通过Bcl-XL途径诱导的凋亡抑制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IL-15在鼻息肉中黏膜下腺体的表达强于在下鼻甲中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黏膜下腺体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东潮汕贲门癌患者癌组织中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贲门癌组织GST-π和P-gp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利用Youden index法绘制患者的年龄和肿瘤最长径ROC曲线,并将患者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GST-π和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05%和93.1%。根据ROC曲线的结果确定年龄和肿瘤最长径分组的界值。贲门癌GST-π表达与脉管是否浸润有关,有脉管浸润者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脉管浸润者(P<0.01);P-gp的表达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相关,患者年龄增大表达率增高(P<0.05),黏液腺癌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非黏液腺癌(P<0.05)。贲门癌GST-π的表达与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8,P<0.01)。结论: GST-π和P-gp在潮汕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GST-π高表达与脉管浸润相关,P-gp高表达与高龄患者和贲门黏液腺癌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扁桃体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扁桃体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6例,占41%,恶性肿瘤21例,占54%,交界性病变2例,分别为鳞状上皮轻度异型增生1例和淋巴组织异型增生1例。结论:熟悉和掌握扁桃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全面、精准的术前检查,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正确诊治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