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和内皮型一氧化氮酶(eNOS)途径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干预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n=20)。实验中密切监测大鼠一般情况,治疗期结束后收集尿液检测24h蛋白尿,收集血液检测肾功能指标、抗氧化指标,收集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学,同时检测肾脏组织中AMPK及e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结果 正常组肾小球正常,无明显病理特征;模型组出现肾小球增大,系膜和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相较于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UREA、CREA和MDA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UREA、CREA和MDA明显降低(P<005),SOD和GSH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 AMPK、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川陈皮素可保护肾功能,提高血清和肾脏抗氧化指标,同时增加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最终保护糖尿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银杏内酯B (GB)治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是否与调控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肝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相关。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GB低、中、高剂量(GB-L、GB-M、GB-H)组(n=12),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构建MAFLD模型(正常组除外)。治疗8周后,收集血清和肝组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脂和肝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RP78、PERK、p-eIF2α、ATF4、CHOP、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显著,与模型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Bcl-2、Bcl-xl、Bax和Bad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心肌损伤组(模型组)、金钗石斛多糖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以及阳性药物贝那普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 m L/(kg·d)生理盐水灌胃;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金钗石斛多糖100 mg/(kg·d)、200 mg/(kg·d)和400mg/(kg·d)灌胃治疗;阳性对照组则给予贝那普利1 mg/(kg·d)灌胃治疗,8周后检测心脏指数,之后处死大鼠,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含量,HE染色检测心脏病理学,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cl-xl、Bax和Bad的表达特点。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模型组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和多尿的特点,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但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较明显。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胰岛素含量明显下降;金钗石斛多糖有一定降低血糖、升高胰岛素含量的作用;而贝那普利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能力较差。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可以明显升高大鼠LVSP和±dp/dtmax,降低LVEDP(P 0.05),而金钗石斛多糖中剂量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疗效基本一致。病理学检测可见,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核大小均一;模型组则有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和细胞核大小不均一;金钗石斛多糖3个剂量治疗组和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对改善受损的心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Bax及Bad明显升高;金钗石斛多糖和贝那普利可以明显升高Bcl-2和Bcl-xl表达,降低Bax和Bad表达(P 0.05)。结论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构建的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心肌损伤特点,而金钗石斛多糖不仅对降低血糖和升高胰岛素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心脏基本指数的改善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因子Bcl-2、Bcl-xl、Bax和Bad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富硒灵芝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血脂、炎性因子、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50 mg·kg-1)组和富硒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0.3,0.6,1.2 g·kg-1,ig)组,高脂高糖饮食12周复制NAFLD模型,相应治疗4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测定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脏匀浆中SCD1和PPARα含量。结果:处理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有明显脂肪空泡,且伴有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富硒灵芝3个治疗组脂肪颗粒明显减少。处理8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DL-C,LDL-C,IL-1α,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富硒灵芝多糖3个组的HDL-C,LDL-C,IL-1α,IL-1β和TNF-α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无显著差异。处理4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SCD1和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富硒灵芝多糖3个组肝脏SCD1和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多烯磷脂酰胆碱处理对肝脏SCD1和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优于富硒灵芝多糖治疗组。结论:富硒灵芝多糖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脏SCD1和PPARα表达,效果虽弱于多烯磷脂酰胆碱,但也可较好的调节血脂和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的作用,并从过氧化酶体β氧化途径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在适应性喂养10 d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及龙胆苦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5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和5%红糖水饮用饲养,12周后检验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予500μL/(kg·d)生理盐水灌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23 mg/(kg·d)灌胃,龙胆苦苷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予50,100,200 mg/(kg·d)龙胆苦苷灌胃,时间均为8周。称体质量,处死大鼠测定肝质量,计算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取血检测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血脂[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HE染色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X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多饮多食、肥胖和精神倦怠,龙胆苦苷各剂量组上述症状明显较模型组好转。模型组大鼠肝脏切片出现明显脂肪空泡样改变,龙胆苦苷各剂量组脂肪空泡数量明显较模型组减少。模型组大鼠肝质量、体质量、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及血清AST、ALT、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龙胆苦苷各剂量组除体质量与模型组相近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龙胆苦苷高剂量组血清AST、ALT、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均0.05)。模型组ACOX1和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龙胆苦苷各剂量组ACOX1和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龙胆苦苷各剂量组ACOX1和PPARα蛋白表达量及龙胆苦苷高剂量组ACOX1和PPARα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P均0.05)。结论龙胆苦苷可明显改善NAFLD大鼠症状及肝功能,降低血脂,可能与其可以调控肝脏过氧化酶体β氧化关键酶ACOX1和PPAR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自拟健脾软肝方预防给药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着重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Cl4模型组,健脾软肝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药物扶正化瘀胶囊组,n=10。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CCl4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期间所有大鼠均接受预防给药,其中正常组和CCl4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 m L·kg-1·d-1),阳性药物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405 g·kg-1·d-1)灌胃,健脾软肝方3个剂量组给予健脾软肝冲剂(2.7 g·kg-1·d-1)、(5.4 g·kg-1·d-1)和(10.8 g·kg-1·d-1)灌胃[1次/(kg·d)],全程密切监测大鼠一般情况,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病理学,同时Western blot检测TGF-β_1的表达特点。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Cl4模型组毛色变暗,食欲减退,3个预防给药组和扶正化瘀胶囊组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同时健脾软肝方高剂量组明显好于扶正化瘀胶囊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LT和AST以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IV-C和LN明显增加(P0.05),3个预防给药组和扶正化瘀胶囊组则可以明显降低其含量(P0.05);HE及Masson染色可见,与正常组相比,CCl4模型组肝组织切片肝细胞肿胀明显,肝窦以及门静脉周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有假小叶形成,3个预防给药组和扶正化瘀胶囊组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GF-β_1表达明显升高(P0.05),健脾软肝方3个预防给药组则可以明显降低其表达(P0.05)。结论:健脾软肝方预防给药可以明显延缓CCl4肝纤维化大鼠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_1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信号通路探究灯盏花素对其的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灯盏花素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2只.高脂高糖喂养12周构建NAFLD模型,治疗4周后处死,观察肝脏病理学,检测肝功能(AST、ALT)、PAF、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余虹  武俊紫  宋波  李军 《康复学报》2021,(2):138-144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银杏内酯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干预作用,为银杏内酯B治疗NAFLD提供参考。方法:72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2、60只。正常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12周,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83.25%基础饲料、10%猪油、5%蔗糖、1.5%胆固醇和0.25%胆酸钠)喂养12周,构建NAFLD动物模型(造模成功标准为:肝脏HE染色有明显大量脂肪空泡)。造模成功后,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银杏内酯B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均给予1 mL/d生理盐水灌胃;辛伐他汀组按2 mg/(kg·d)剂量给予辛伐他汀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5、1.0、2.0 mg/(kg·d)剂量给予98%银杏内酯B灌胃。干预4周后,比较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的差异;比较肝脏和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差异;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3、Hes-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LDL-C、HDL-C、TGF-β1和TNF-α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ST、ALT、LDLC、TGF-β1、TNF-α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无明显差异(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AST、ALT、LDL-C、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和TNF-α明显降低(P<0.05)。(2)组织病理学结果:正常组几乎没有脂肪空泡出现,而模型组则出现有大量脂肪空泡;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高、中、低剂量组脂肪空泡数量明显降低(P<0.05)。(3)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tch-3和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低、中、高剂量组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高剂量组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以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Notch信号通路,抑制肝脏组织中Notch-3、Hes-1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川陈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因子蛋白及m 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川陈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成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周,检测大鼠肝脏病理学、肝功能、血脂、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脂代谢相关因子SREBP-1c、CHREBP、ACC、SCD1、PPARα、ACOX1、CPT1A和Cyp450 1A1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正常组肝细胞大小均一,模型组可见大量脂肪空泡及炎细胞浸润;水飞蓟素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脂肪空泡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但仍有一定的炎细胞浸润;模型组ALT、AST、TG、TC、MDA高于正常组(P0.05),SOD和GSH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SREBP-1c、ACC、Cyp450 1A1蛋白及m RNA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CHREBP、SCD1、PPARα、ACOX1、CPT1A蛋白及m 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水飞蓟素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ALT、AST、TG、TC、MDA低于模型组(P0.05),SOD和GSH高于模型组(P0.05);水飞蓟素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高剂量组SREBP-1c、ACC、Cyp450 1A1蛋白及m 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CHREBP、SCD1、PPARα、ACOX1、CPT1A蛋白及m 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川陈皮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调节脂肪酸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