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几个常用执行功能测验在抑郁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回顾了几个常用执行功能测验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TMT)、Go/no go任务,以及N-back任务。另外,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述情障碍对成人依恋与抑郁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成人依恋与抑郁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中文版(TAS-20-C)以及贝克抑郁问卷(BDI-13)对452名在校大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成人依恋、述情障碍与抑郁显著相关(r=166-0.867);述情障碍在依恋回避与抑郁情绪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和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成人依恋对抑郁情绪的作用受到述情障碍特质的中介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问卷。方法随机抽取有网络游戏经验的大学生206名作为预测对象,对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接着对361名有网游经验的大学生进行施测,检验其信效度指标。结果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问卷主要由享受乐趣、成就体验、人际交往、逃避现实4个维度构成,共解释总变异的64.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拟合度指数χ2/df、GFI、AGFI、NFI、CFI、IFI、RMSEA分别为1.94、0.96、0.93、0.93、0.96、0.96、0.05;问卷总的α系数为0.83,问卷总分与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显著正相关(r=0.30,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游戏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格障碍倾向与依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初步考察人格障碍倾向与依恋的关系。方法:用成人依恋问卷(AAQ3.1)、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DQ 4)测量成年早期学生390名。结果:依恋各因子与人格障碍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359~0.555之间;回归分析显示,依恋对人格障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三个依恋量表所测量的依恋因子共解释人格障碍总变异的46.3%。结论:人格障碍与依恋显著相关,不良依恋经验对人格障碍症状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卫校女生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卫校女生成人依恋及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方法:以成人依恋问卷(AAQ3.1)、自尊量表(SES)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为测试工具,对180名护理专业一年级女生进行了测评。结果:①成人依恋和父母教养方式大部分因子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519与0.570之间;自尊与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AAQ的对母亲理想化、记忆因子有显著正相关,与AAQ的母亲不爱、父亲不爱、母亲嫌弃、父亲嫌弃及对父亲愤怒因子显著负相关。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早期依恋经验的记忆(R^2=0.140,β=0.374)、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及父亲过度保护(R^2=0.181,β分别为0.349,0.384,-0.247)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自尊。结论:卫校女生的自尊水平受到早期依恋经验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906名湖南高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同时又有显著相关.②不同子女性别在父母关爱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母亲关爱和父亲控制及鼓励自主上得分有显著差异.不同家长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爱因子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并与父母文化程度、子女性别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度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84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一周后对其中42名学生进行重测.结果:三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67-0.83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72-0.87之间,重测系数为0.75-0.94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5-0.58.结论:PBI中文版具有合适的信效度,是可靠的评估父母教养方式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中文版,对845名大学生施测,对一半样本数据使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一半样本数据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三因素结构,三因素为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母亲版累积解释率为46.22%,父亲版累计解释率为49.2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在三因素模型中,CFA结果显示:母亲版χ2/df=2.457,GFI=0.898,AGFI=0.871,CFI=0.900,NFI=0.844,NNFI=0.844,RMSEA=0.059;父亲版χ2/df=3.052,GFI=-.870,AGFI=0.839,CFI=0.858,NFI=0.805,NNFI=0.838,RMSEA=0.070.结论:PBI中文版的三因素结构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前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以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6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了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②依恋回避与母亲关爱、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父亲鼓励自主均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母亲关爱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③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能显著预测个体的依恋回避,母亲控制和母亲关爱能显著预测依恋焦虑.结论:青少年的依恋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高校辅导员依恋类型与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322名高校辅导员施测。结果:322名辅导员中,62.1%为安全型依恋,17.7%为忽视型依恋,14.0%为沉迷型依恋,6.2%为恐惧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辅导员在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得分上均显著低于不安全依恋的辅导员,而三种不安全依恋(忽视型、沉迷型和恐惧型)辅导员间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的成人依恋类型对其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