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骨筋膜间隔综合征(OCS)是创伤骨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神经和肌肉不可逆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5P”是临床上较经典的OCS诊断方法,但存在较大主观性,且不能及时准确反映病情进展。筋膜间隔测压法是诊断OCS主要的辅助手段,虽然测压方法较多,但目前仍无权威的压力阈值作为诊断标准。为避免发生严重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脊柱外科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1~8月于我科行腰椎融合手术且融合节段≤3个的236例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病人意愿分为对照组(117例)及加速康复组(ERAS组,119例),分别对两组病人围手术期采取常规干预和ERAS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function index,ODI)评分,以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内再次住院率、病人治疗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ERAS组在术后3 d内、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阿片类药物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使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9 d)与对照组(6.2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术后1个月内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13.4±0.9)个月.两组末次随访的VAS评分(P=0.368)和ODI评分(P=0.2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ERAS可以在不影响腰椎融合手术病人再次住院率的情况下,缩短了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改善了病人术后疼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值得在脊柱外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阿片样物质/κ阿片受体(κ-opioid receptor,κ-OR)途径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AT1受体途径都是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信号通路。多年以来,人们对激动κ-OR的心肌保护效应和激活AngII/AT1受体途径促进心律失常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激动κ-OR是否可通过负性调节AngII/AT1受体途径来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问题迄今仍缺乏探索。本文在总结以往对以上两途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激动κ-OR通过对AngII/AT1受体途径的负性调节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望为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6.
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引起代谢综合征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之一。高脂血症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包括导致血管内皮分泌的血管舒、缩因子平衡失调、促进炎症反应和促进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等。同时,激动κ阿片受体(κ-opioid receptor,κ-OR)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研究中被证实可以起到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关于激动κ-OR在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中的作用仍有待研究。本文综述了高脂血症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和激动κ-OR所起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激动κ-OR在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激动κ-OR所起的作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croRNA)是真核细胞内源性表达、高度保守、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近期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s表达失调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成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并有广泛的治疗应用前景。本文就microRNA在PAH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四维有限元骨承载力分析的方法,对于长管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双腿平行CT扫描、双腿几何建模、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健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对比分析,根据时间轴上的变化趋势,判断目标骨段骨愈合的程度,辅助诊断长管骨的骨愈合、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 方法选择2014年到2017年间,临床诊断骨延迟愈合的26例病例进行了系统随访。在骨愈合不同阶段的CT数据进行三维建模,材料赋值,建立下肢长管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计算目标骨段承载受力状况,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单轴压缩实验的仿真,分析双腿目标骨段的受载荷情况。结合米塞斯应力最大值及载力-位移曲线下总面积进行比值分析,作为观察骨愈合程度的指标,对于临床诊断进行二次修正,并观察最终临床愈合结果。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2~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年。临床诊断骨延迟愈合完整病例26例,对26例病例采用有限元骨承载力分析法共分析54次,修正诊断为:6例(23.1%)病例判定骨愈合;16例(61.5%)病例判定骨愈合不良;4例(15.4%)病例判定骨不连。利用米塞斯应力最大值及载力-位移曲线下总面积进行比值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得到P=0.170,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存在非随机相关性。 结论采用有限元骨承载力分析的技术,可以三维定量分析骨折端的骨愈合程度,结合时间轴上变化规律的描述,可以给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诊断依据。该方法也较好的观察到,高能量损伤的骨愈合过程难以按照经典骨愈合理论的进程演变,通常其骨愈合所需的时间更长,但能显示出其缓慢的愈合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应用于灵芝栽培和液体培养。方法平板法测定灵芝菌丝的生长和摇瓶发酵法测定灵芝的生物量。结果在未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中添加0.7%(v.v-1)的二氧化氯,灵芝菌丝生长良好;灵芝菌丝液体发酵重量接近对照组。结论为灵芝栽培和液体发酵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壁厚分析法定量判断胫骨骨折愈合程度,为临床判断胫骨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提供直观的诊断依据。方法对48例患者下肢患侧与健侧进行三维建模后,计算最大壁厚(maximum wall thickness,MWT),并进行比值计算,将其对比值(B值)作为骨愈合程度的量化指标全程动态观察。当BMWT20.9且BMWT10.9时判定骨愈合;当BMWT2=0.9~0.7时判定骨愈合不良,定期复查该数值无明显增长,连续两次,可以判定骨不连,需要第二次手术干预治疗;当BMWT30.9,且BMWT10.7和BMWT20.7时,可判定为内固定失效,二次手术中需更换内固定。对于临床诊断进行二次修正,并观察最终临床愈合结果。结果对48例患者各复查时间段影像学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及有限元壁厚分析比较,临床判断骨延迟愈合21例,骨不连27例,再利用壁厚分析修正判断,骨延迟愈合34例,骨不连14例。其中2例判断内置物失效,采用更换内固定植骨干预,12例判断内固定仍然有效,单纯植骨手术干预,所有病例最终都取得骨愈合。进行Bowker检验法得到P=0.094,判断壁厚分析方法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结论采用壁厚分析法可以定量分析骨折端的骨愈合程度,实现骨愈合程度的快速计算。病例结果证实有限元壁厚分析法优于单纯临床诊断法,对早期判断骨愈合不良有更好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