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组织学与酶组织化学的变化.方法 将12只成年雌性恒河猴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只.各组经口内随机行一侧下颌角截骨术,另一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切取咬肌标本进行大体标本观察,HE染色和NADH染色观察.结果 术后咬肌发生一定程度萎缩,以术后3个月最为明显;术后12个月时有明显恢复;术侧咬肌Ⅰ型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和构成百分比均明显减小.Ⅱ型肌纤维的构成在术后各个时期均明显增加,其横截面积在术后3个月时,明显小于对照侧,但在术后6和12个月时,与对照侧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 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体积与镜下组织结构会发生适应性改建.这种变化与术后咬肌附着位置和咀嚼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种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ICPCS)修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需拔除,同时X线片显示其近中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已丧失1/3以上的33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17例,17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后应用ICPCS注入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对照组16例,1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后采取血凝块机化愈合。分别于拔牙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牙周临床指标及X线片。结果:全部33例患者伤口均顺利愈合,牙周评估指标显示术后1、3个月的ICPCS组下颌第二磨牙牙周状况明显改善。X线片示术后1、3个月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明显增高,远中牙槽嵴高度有明显增高,均位于远中牙根1/3以上。结论:ICPCS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操作方便、组织相容性好、降解时间适当和骨引导骨诱导能力,能修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缺损骨壁,明显改善其牙周状况及牙松动。  相似文献   
3.
背景:在体外和体内关于细胞对于不同的机械牵张反应的大量研究表明,牵张能够刺激成骨。然而鲜有文献报道不同的牵张方式对于同种细胞的影响有何不同。目的:比较不同机械牵张方式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自行研制的牵张装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施加动态、静态和模拟临床的混合牵张牵张刺激,分别检测3种刺激方式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基因的mRNA表达,并测量细胞骨钙素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结论:静态牵张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能力提高18.67%,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表达及骨钙素分泌无明显差异:动态牵张组相对于对照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60.33%,Runx2表达上升49.67%,细胞外骨钙素的分泌提高了48%,然而细胞增殖则受到了抑制;混合牵张组相对于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稍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其对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表达以及骨钙素的分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动态牵张组明显。结果提示,静态牵张能够显著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而动态牵张对于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作用更为明显,混合牵张方式对于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利用自体喙突移植再造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髁突关节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8位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利用Surgicase CMF软件行术前设计和三维手术模拟并行相关测量。在相关数据的指导下行双侧强直块切除术、自体喙突游离移植再造髁突。术后行临床检查,放射检查等对骨瓣愈合情况和颞下颌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获得良好的开口度与咬合关系。曲面体层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移植喙突位于关节窝内,愈合良好;喙突有一定吸收,但未引起咬合的明显改变。随访期间未有复发患者,无其它明显并发症。结论在自体喙突移植再造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髁突成形术中应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方便,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体外和体内关于细胞对于不同的机械牵张反应的大量研究表明,牵张能够刺激成骨。然而鲜有文献报道不同的牵张方式对于同种细胞的影响有何不同。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牵张方式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自行研制的牵张装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施加动态、静态和模拟临床的混合牵张牵张刺激,分别检测3种刺激方式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基因的mRNA表达,并测量细胞骨钙素的分泌情况。 结果与结论:静态牵张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能力提高18.67%,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表达及骨钙素分泌无明显差异;动态牵张组相对于对照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60.33%, Runx2表达上升49.67%,细胞外骨钙素的分泌提高了48%,然而细胞增殖则受到了抑制;混合牵张组相对于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稍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其对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表达以及骨钙素的分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没有动态牵张组明显。结果提示,静态牵张能够显著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而动态牵张对于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作用更为明显,混合牵张方式对于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大柴胡汤治疗出血热少尿期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肝胆气滞为出血热少尿期之重要病机,采用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本病12例,全部治愈。并提出采用该方治疗本病,宜尽早应用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0—1992年采用自拟退黄合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2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治疗对象:病例均选用1990—1992年的住院病人。根据1990年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急性肝炎的诊断标准而确诊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 1.2一般资料:男、22例,女20例。年龄2—5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以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与Cy5荧光染料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survivin蛋白质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时蛋白质的分布及荧光的稳定性.方法 以QDs和Cy5荧光染料对Tca8113细胞内HSP70和survivin蛋白质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同时观察Tca8113细胞内的HSP70和survivin蛋白质表达及分布.激光连续照射2 420 391 ms,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自带软件Leica Confocal Software测量QDs和Cy5的荧光信号强度变化.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Tca8113细胞内HSP70和survivin蛋白质均有明显表达,分别表现为绿色和红色荧光,其中两种蛋白质重叠处呈黄色荧光.激光连续照射2 420 391 ms,QDs标记的绿色荧光未见明显衰减,而Cy5荧光染料标记的红色荧光基本淬灭,随着Cy5荧光的淬灭,绿红黄三色通道下所见的红绿黄3种颜色的荧光也逐渐消退直至变成单色的绿色荧光.结论 QDs对光漂白的抵抗能力强,比Cy5荧光染料具有更高的光稳定性,更加适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的长时间动态监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病变髁突切除后,联合采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和面部轮廓整形术同期治疗其继发颌骨畸形的手术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例髁突骨软骨瘤的患者,全部采用病变髁突切除+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重建髁突+下颌轮廓整形手术,并辅助术后正畸或颌间结扎,同期治疗患者的髁突疾病及面部不对称问题。结果所有患者对术后效果都比较满意,患者面型不对称畸形、咬合及关节功能异常均得到很大改善,且随访期间髁突骨软骨瘤未见复发。结论髁突骨软骨瘤的病变髁突切除术后同期采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下颌轮廓整形手术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摘除肿瘤,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面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