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CL25和CCL28是C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胸腺树突状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CCL25和CCL28相应的受体分别是CCR9和CCR10,表达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CCL25和CCL28及其相应受体对循环IgA浆母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归巢起重要作用,而且CCL28还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
在Phen-Cu-Vc系统中肌肽对DNA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TBA法在脱氧核糖水平上研究了肌肽对Phen -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作用 ,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同时设甘露醇、苯甲酸钠、二甲基亚砜作对照 ,发现肌肽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甘露醇、苯甲酸钠、二甲基亚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小鼠乳腺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泌乳昆明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花生油);0.5%CLA组(0.5%CLA+1.5%花生油);1.0%CLA组(1%CLA+1%花生油);1.5%CLA组(1.5%CLA+0.5%花生油),每组8只小鼠,从泌乳第4日饲喂至第14日,每日检测母鼠采食量、体重和仔鼠窝重,分析乳成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和1.5%CLA组母鼠乳腺组织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在饲喂期间各组母鼠体重没有差异,饲料添加1.5%CLA显著减少了母鼠的采食量、仔鼠窝重和乳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1.5%CLA组母鼠乳腺组织的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且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F)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的基因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结论饲料中加入1.5%CLA能够减少泌乳母鼠乳脂肪含量,抑制乳腺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理州儿童首针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情况,分析未接种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大理州1 460名8月龄~6岁儿童的首针MCV接种情况。结果大理州MCV首针接种率为98.49%,不同县介于95.57%~100.00%之间,不同年龄组介于99.40%~99.77%之间。及时接种率为62.67%,不同县介于50.85%~73.57%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1,P0.01),不同年龄组介于59.35%~68.0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P0.01)。首针未接种原因以"孩子患病未去接种"为主,占40.91%。结论大理州MCV首针接种率较高,但及时接种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MCV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肌肽在维生素C-亚铁离子系统中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肌肽在维生素C-亚铁离子系统中对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在脱氧核糖水平上检测肌肽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设咪唑、L-组氨酸、β-丙氨酸、甘露醇、苯甲酸钠、二甲基亚砜为对照,比较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并对其抗氧化机制做初步探讨。结果在此实验条件下肌肽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苯甲酸钠等常用抗氧化剂,其抗氧化动力学曲线与咪唑相似。结论肌肽在维生素C-亚铁离子系统中对DNA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抗氧化机制可能与其所含的咪唑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在大鼠乳腺组织中的分布和定位。方法本实验应用即用型快速免疫组化方法对处女期、妊娠6 d、12 d、18 d和泌乳6 d、12 d、18 d的SD大鼠的乳腺进行生长抑素检测。结果发现从处女期到泌乳期大鼠乳腺组织中均有生长抑素的表达,且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腺泡的分泌物中。结论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腺泡的分泌物中有生长抑素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云南省祥云县麻疹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收集祥云县2000 2012年麻疹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分别检测麻疹IgM和IgG抗体。结果祥云县2000-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8例。年均发病率0.98/10万(0~3.1/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祥城、米甸和下庄镇。全年均可发病,春季为高峰。8月龄及≥20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3.79%。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15%,其中8月龄、8~17月龄、1.5~5岁、6~9岁、10~14岁、15~19岁和≥20岁抗体阳性率依次为77.94%、91.41%、92.65%、92.98%、95.13%、97.30%和97.21%。麻疹抗体保护率71.05%,其中8月龄、8~17月龄、1.5~5岁、6~9岁、10~14岁、15~19岁和≥20岁抗体保护率依次为9.09%、64.63%、85.92%、79.23%、74.60%、80.82%和61.33%。结论祥云县麻疹发病以8月龄及≥20岁成人为主,此2个年龄段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也最低。为消除麻疹,应加强婴幼儿和成年人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8.
泌乳晚期大鼠乳腺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泌乳晚期大鼠乳腺中生长抑素的分布。方法应用即用型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泌乳晚期雌性SD大鼠的乳腺进行生长抑素检测。结果发现在泌乳晚期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及其分泌物出现阳性反应。结论泌乳晚期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及其分泌物有生长抑素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关于动物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举例说明了在绪论教学中关于课程内容、发展历史和前景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泌乳鼠肝脏脂类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6只泌乳昆明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亚油酸)和CLA组(1.5%共轭亚油酸),每组8只,从泌乳D日喂至D18,检测母鼠胰岛素耐受,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分析血液指标和肝脏脂类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CLA组泌乳鼠肝脏重量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CLA组泌乳鼠血液中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谷氨酰转肽酶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LA组泌乳鼠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也显著升高,形成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比,CLA组泌乳鼠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 0.05),而脂肪酸合成酶(FASN)、脂肪酸转位酶(CD36)、载脂蛋白B100(APOB100)及调控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的mRNA表达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饲料中加入1.5%CLA能够升高泌乳鼠血液中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氨酰转肽酶和胰岛素含量,上调肝脏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mRNA的表达。[营养学报,2012,34(6):531-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