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1例免疫耐受(IT)患者、29例免疫活化(IA)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HLA—DR的表达。同时调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和血清HBVDNA等相应临床资料。结果:免疫活化组(IA)的CD14^+CD16^+亚群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IT)(P〈0.01);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表达明显高于CD14^+CD16^+亚群(P〈0.01);乙型肝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率与ALT呈正相关(r=0.876,P〈0.01),与HBVDNA载量成负相关(r=-0.267,P〈0.01)。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参与调节针对HBV的免疫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与HBV复制和肝脏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检测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水平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救治危重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舟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危重型SFTS并接受“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14例患者,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联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预后的差异;并将14例患者分为早期联合治疗组8例和晚期联合治疗组6例,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14例患者中有明确蜱虫叮咬史4例(28.6%),来自岱山岛12例(85.7%),农民12例(85.7%);联合治疗后ALT、AST、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淀粉酶、脂肪酶、乳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联合治疗前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14例患者联合治疗前后体温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早期联合治疗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病死率与晚期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好转出院者8例,死亡6例。结论“三抗一控制”联合血液净化救治疗危重型SFTS患者时可改善其实验室指标,早期实施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间的量化关系.方法 用循环酶法检测172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b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活检,以确定炎症分级.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析tb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之间的量化对应关系.结果 血清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275,p<0.01);当tba达到20 μmol/l时,肝组织炎症分级达到g2水平.结论 血清tba水平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serum total bile acid (tba) levels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methods cyclophorase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erum tba levels in 172 patients with various chronic liver diseases,and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liver biops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tba levels and the inflammation grades of liver tissue was evaluated using spss 12.0 software.results serum tba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liver tissue ( r =0.275,p < 0.01 ).the inflammation grade reached g2 when serum tba was 20 μmol/l.conclusion serum tba level may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he inflammation grade of liver tissu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杉醇(抗癌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降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贴壁法培养降主动脉外膜AF,分别以0,10,30,90 nmol·L-1的紫杉醇干预12 h,确定对AF生存活力无影响的紫杉醇浓度.取AF分成2组:AngⅡ组及AngⅡ+9 nmol·L-1紫杉醇组,分别采用RT-PE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mRNA及α-SM-actin蛋白表达.结果 低于10 nmol.L-1时,紫杉醇对成纤维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弱,与未加紫杉醇组无明显差异;低浓度紫杉醇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效降低AngⅡ诱导的AF α-SM-actin表达(P<0.05).结论 微量紫杉醇可抑制大鼠AF的表型转化,可能为紫杉醇支架减缓血管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然病程下HBV-DNA呈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孕妇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时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医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31例CHB合并HBV-DNA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T1期(孕早期)、T2期(孕中期)及T3期(孕晚期)的CHB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病毒载量及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T1、T2、T3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自然病程下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在T1、T2、T3期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CHB孕妇的血清肝功能指标GGT、ALP、ALT等水平均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上升,并伴随了整个妊娠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检测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自然病程下CHB孕妇不同孕期的HBV-DNA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未接受相关抗病毒治疗则可能存在肝功能损害现象,但HBV-DNA载量的多少不能用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与2020年普通株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毒载量变化等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24日经舟山海关检测某国际航船上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12例,2020年1月舟山本地(8例)及舟山病例关联地区(3例)SARS-CoV-2普通株感染患者11例,比较两种毒株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毒载量(Ct值)变化等的差异。结果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轻型及普通型8例(中位年龄35.5岁),重型4例(中位年龄39.5岁);主要症状有发热7例、咳嗽6例、嗅味觉减退或消失6例、视力下降5例、关节痛5例;暴露至第1次核酸检测阳性的时间为23.0(21.3,24.0)d;住院时间为54.5(45.8,69.5)d。普通株感染患者轻型及普通型10例(中位年龄40.0岁),重型1例(中位年龄65.0岁);主要症状有咳嗽10例、发热6例、腹泻1例、咽痛1例、咯血1例;暴露至第1次核酸检测阳性的时间为14.0(5.0,15.0)d;住院时间为14.0(10.0,20.0)d。Delta变异株、普通株感染患者入院时胸部CT检查阳性分别为9、10例,两者多表现为双肺下叶周围带斑片状影。与普通株感染患者相比,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7d内Ct值升高更慢[茁=-4.10(SE,1.27),P<0.01]。Delta变异株、普通株感染患者第7、21天核酸转阴率分别为16.7%、33.3%和72.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2020年SARS-CoV-2普通株感染患者比较,国际船员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暴露至第1次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病毒载量下降更缓慢。  相似文献   
7.
黎运呈  曾芳  王秋景  郑迪  杨喆娟 《浙江医学》2018,(10):1037-1040,1053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肝L-02细胞诱导NAFLD模型,分为正常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4组,采用不同浓度HLF进行干预,低剂量组HLF100滋g/ml,高剂量组HLF400滋g/ml。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HLF药物干预后,高剂量组细胞形态学改变明显好于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模型组与HLF高剂量组早期凋亡率[(14.63±1.82)%、(6.75±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HLF高剂量组中晚期凋亡率[(11.36±2.94)%、(3.49±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F高、低剂量组中晚期凋亡率[(3.49±1.03)%、(8.79±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HLF高、低剂量组总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ax、Cyt-C和Caspase-9促凋亡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高,Bcl-2、MitochondriaCytochromeC抗凋亡蛋白在高剂量组及正常组中高表达;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Bax/Bcl-2的比值[(1.999±0.376)、(0.144±0.023)、(0.399±0.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Cytosolic/MitochondriaCytochromeC的比值[(0.287±0.037)、(0.041±0.006)、(0.097±0.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9的表达[(0.060±0.005)、(0.030±0.003)、(0.030±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FLD细胞模型存在凋亡现象,HLF药物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CytochromeC、Caspase-9等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干预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雄性SD大鼠256只,其中240只用D-氨基半乳糖溶液制备ALF模型.将大鼠分为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经腹腔分别注射RPMI 1640培养液、裸肝细胞悬液、微囊化肝细胞悬液各2 mL.另外6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另10只用于肝细胞分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肝细胞中Skp2蛋白的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ALT、AST、TBil值,并观察各组生存率,多组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可较裸肝细胞更好地降低ALF大鼠ALT、AST、TBil水平(P<0.05).造模36 h时,ALF模型组、裸肝细胞移植组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肝中Skp2-标记指数分别为(28.2±6.1)%、(41.4±10.5)%和(68.0±10.8)%(F=29.08,P<0.05),三组各15只大鼠168 h时各有4、6和11只存活.结论 动态观察Skp2表达可较好地判断ALF肝细胞的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大专(高职)护理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护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本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职护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认为解决高职护生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加强心理辅导,摆脱不良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加强学习指导,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病毒性肝炎轻度黄疸患者及胆汁淤积轻型 病例有自愈倾向,重度黄疸患者以及慢性肝炎、肝硬 化基础上发生的肝内胆汁淤积的高胆红素血症者治 疗难度相对较大.西医多在综合保肝、退黄、降酶基 础上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易引起感染等并发 症,停药后黄疸有反弹现象.我们采用生大黄浸泡 饮服为主,并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 辅佐治疗各型肝炎肝内胆汁瘀积致重度黄疸患者, 获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