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制不透X线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确定正常人胃排空及胃肠道通过时间的正常值。方法:采用X线法对60例健康志愿者餐后1 h、2 h3、h的胃排空及24 h4、8 h肠道标志物排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正常人标准餐后3 h胃排空率为41.1±30.0%,24 h和48 h肠道标志物排出率分别为73.5±29.8%、99.0±20.9%。结论:自制的标志物具有良好的屏蔽功能;X线法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病变(主要指胃、肠、咽和食管病变)的检查方法较多,但目前仍是以钡剂造影和纤维内窥镜检查为主,针对目前相当多医院钡剂造影检查的淡化、甚至停做的现状,我们通过对这二种检查方法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钡剂造影检查在胃肠道病变诊断方面的重要性和价值,借以呼唤同道对此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258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于1周内分别进行CT小肠造影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二种检查,随后统计分析二种不同检查方法分别对小肠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小肠造影检查敏感性96.15%,准确性98.15%。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敏感性100%,准确性96.0%。二种检查方法对小肠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小肠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应用可作为小肠肿瘤诊断和评估治疗的必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66例,并与常规治疗组的50例做对照,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颈性眩晕是因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眩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属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2005年以来我院选用同悦冠心宁注射液,对老年人颈性眩晕治疗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效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否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同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同一操作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00例,按其临床特征及桥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匹配抽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37例.采用64排多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冠脉搭桥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与结论:共对641条桥血管进行评价,两组中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均高于大隐静脉桥,两组左侧乳内动脉桥和人隐静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患者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相似,对于某些适当的患者来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53例伤寒患者肝脏损害分析表明:乏力纳差53例(100%);恶心呕吐29例(54.7%);肝大及肝区隐痛不适34例(64.1%);黄疸5例(9.4%);TFT试验卅以上53例(100%);GPT75—100单位48例(90.6%),200单位以上5例(9.4%);HBsAg系测51例阴性(96.3%)。通过临床观察及治疗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而诊断伤寒肝炎(占伤寒病人11.8%),给予氯霉素及加服保肝药,全部病例随着伤寒症状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表明伤寒患者有部分并发肝脏损害,为一自限性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p感染转阴率、平均止血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Hp感染转阴率、平均止血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疗效优于法莫替丁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善宁不同治疗方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分成3组,观察组1(善宁+血栓通)、观察组2(善宁)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善宁和血栓通治疗,观察组2患者给予善宁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00%,观察组2患者为82.00%,观察组1患者为96.00%;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在住院时间、缓解腹痛或停止腹痛时间及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尤其观察组1更明显。结论:临床联合注射善宁和血栓通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显著,缩短腹膜炎症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