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柠檬苦素Toonaciliatin A对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胶原蛋白酶A分离HemEC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oonaciliatin A对HemEC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HemEC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qRT-PCR检测RNA的表达。结果:Toonaciliatin A能够抑制HemEC增殖,促进HemEC细胞凋亡;Toonaciliatin A抑制Tiam1蛋白表达,过表达Tiam1逆转了Toonaciliatin A对HemEC的抑制作用;Toonaciliatin A能够抑制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过表达Tiam1逆转了Toonaciliatin A对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柠檬苦素类似物Toonaciliatin A通过靶向Tiam1基因抑制VEGF/VEGFR2通路抑制HemE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获得性癫(癎)失语综合征(LK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方法 通过对4例LKS患儿临床表现、EEG特征、治疗效果观察,并通过电话及门诊复诊随访其预后.结果 4例患儿均予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及激素治疗,3~6个月抽搐发作控制,失语明显好转,EEG提示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LKS是一少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癎)综合征,以失语和癫(癎)发作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行为异常,EEG以颞区为主的样放电,睡眠期可泛化全导,抗癫(癎)药物可控制癫(癎)发作,但对失语疗效欠佳,早期足量激素治疗对失语疗效明显.该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病例1,患儿,男性,9岁,因“癫痫”在院外服用苯妥英钠2月余,近3d出现躯干部散在红色斑丘疹,伴持续高热及全身不适2d入院,无麻疹及猩红热接触史。查体:t39.5°C,反应尚可,躯干部皮肤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无出血点及黄疸,全身淋巴结0.3cm×0.5cm~0.5cm×1.0cm大小,质软、无触痛、活动度好,咽充血明显,心肺正常,肝肋下2.5cm,脾未触及,关节无红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0.66,嗜酸细胞计数0.8×109/L,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70×109/L,血沉2mm/h,C-反应蛋白(-),谷草转氨酶816U/L,谷丙转…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低血糖症新生儿为观察组,98例吸入综合症及轻度吸入性肺炎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的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低血糖症新生儿组心肌酶与对照组心肌酶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症可致心脏损害,血清中CK-MB可作为低血糖症新生儿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百蕊颗粒联合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颗粒,20~40 mg/(kg·d),分3次给予,1日总量不超过1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百蕊颗粒,5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经7 d治疗后进行效果对比。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气急、发热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蕊颗粒联合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促进患儿症状改善,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符梅竹  蒙晶  王丹 《海南医学》2016,(20):3407-3409
目的:分析婴儿迁慢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迁慢性腹泻的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肠道内感染37例(44.1%),肠道外感染引起菌群失调9例(10.7%),乳糖不耐受22例(26.2%),食物过敏12例(14.3%),原因不明4例(4.8%)。经营养饮食、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等疗法,其中有18例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97.6%。结论本病除用低乳糖、氨基酸水解蛋白奶粉等多途径联合治疗外,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可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方案对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血清CXCL12、CXC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口服(3个月以下0.5 mg/kg,3~6个月1 mg/kg,6个月以上2 mg/kg,2次/d,以4~6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静脉血CXCL12、CXCR4与VEGF水平,以超声测量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肿瘤体积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管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疗效优良率为62.0%。观察组治疗前的VEGF及CXCL12、CXCR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4周与12周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增殖期血管瘤患儿效果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上皮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加普鲁卡因治疗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方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疗程14~21d,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川芎嗪和普鲁卡因静点治疗,疗程5-10d,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5.1±1.3)d,对照组为(10.2+2.4)d,治疗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4~6d,对照组为9—12d,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7~10d和13—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联合普鲁卡因治疗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尽早控制婴儿痉挛症发作的治疗方法,尽早控制发作,改善婴儿痉挛症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方法]将30例确诊为婴儿痉挛症患儿随机分组,15例为小剂量ACTH组,15例为大剂量ACTH组,联合同剂量托吡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予大剂量ACTH联合托吡酯治疗起效快,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婴儿痉挛症患儿尽早应用大剂量ACTH及规律使用托吡酯治疗,迅速控制其发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