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科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以期能减少异体血的用量。方法:将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中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及异体血输血组,比较两组术后24h伤口引流量、血常规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自体血回输组术中均未用异体血,但少数患者术后发生低凝状态,输入异体血。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能减少异体血输入量,但须适当补充新鲜血浆和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助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合理有序就医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评价,较少有学者利用工具聚焦代表性政策对各篇进行定量评价。目的 定量评价我国中央层面的6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分析政策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方法 于2022-04-30,以“家庭医生”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并在国务院网站进行相关内容检索,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今。采用ROSTCM 6.0软件进行文本挖掘,然后以其结果为依据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并基于政策一致性评价(PMC)指数模型对其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检索获得相关政策32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域排名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为“签约服务”(274次)、“健康”(272次)、“医疗”(264次)、“家庭医生”(225次)、“签约”(180次),以其为依据共选择中央层面有代表性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6篇,分别标记为P1~P6。政策量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在产妇中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对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2年4月接收的产妇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100例产妇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组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生理智能、情感智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松弛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产妇产后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可改善产妇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产妇心理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淡色库蚊的乙酰胆碱酯酶ace1基因上发现了1个可变剪接,与实验室敏感株1个个体的ace1基因的编码区相差了24个碱基,导致所编码的成熟蛋白在44~51氨基酸残基处缺失了8个氨基酸。经过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推测这段基因的可变剪接可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超强台风批量伤院内救治模式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急诊外科2015年收治的的因超强台风所致批量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均给予救治时间窗分诊模式,配合明确的救治流程,对患者治疗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65例伤者除8例收入院手术外,其余157例伤者均在急诊手术,除1例伤口感染外,其余都完全治愈,治愈率99.36%。结论:超强台风所致批量伤患者急诊救治中,引入救治时间窗分诊模式,配合明确的救治流程,对帮助提高患者院内救治效果有积极作用,可作为院内急诊救治重要方案。  相似文献   
6.
探讨真实世界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到全国37家综合性医院30 888例使用丹红注射液的病例,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为发生不良反应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性别、过敏史、给药方式、合并用药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共纳入30 888例病例,确定不良反应108例,发生率为0.35%,经分析有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中成药过敏史、丹红注射液合并用药(门冬氨酸钾镁、胸腺肽、塞来昔布、富马酸比索洛尔)的不良反应组不良反应发生多于对照组(P0.05,估计系数0),提示此六者为引起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显著的风险因素;丹红注射液合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估计系数0),提示其为引起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非风险因素。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中成药过敏史、丹红注射液合并用药(门冬氨酸钾镁、胸腺肽、塞来昔布、富马酸比索洛尔),提示临床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含噻唑烷-4-酮的糖类衍生小分子免疫刺激剂CH2a对人iNK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α-半乳糖神经酰胺(a-Galcer)和IL-2体外扩增后,利用磁珠分选分离纯化得到恒定型自然杀伤T细胞(iNKT细胞).5(6)-羧基二乙酸荧光黄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的纯化iNKT细胞,与CH2a共孵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分代,IFN-γ和IL-4的表达;MTT法定量检测细胞增殖率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检测CH2a处理细胞培养基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 CH2a能显著促进IL-2引起的iNKT细胞体外增殖;提高IFN-γ和IL-4的生成量及IFN-γ/IL-4的比值;并显著增强iNK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CH2a有可能通过诱导iNKT分泌Thl类的细胞因子,调节T细胞向Th1分化,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显著提高iNKT的细胞毒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接受亮丙瑞林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性激素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子宫与肌瘤体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孕激素(P)、雌二醇(E2)、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等各性激素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亮丙瑞林可有效降低各性激素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确切,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管退行性病变合并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26例退行性腰椎管病变合并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腰椎管手术均行狭窄节段扩大减压,后路钉棒系统矫形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其中有11例椎体不稳者行椎体滑脱节段椎间融合术;有10例14膝行关节镜清理术,16例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结果本组有20例先行腰椎手术,6例则先行膝关节手。腰椎采用JOA评分,膝关节采用HSS评分。随访时间为6~36个月,腰椎JOA评分由术前的12.2分升至26.8分;膝关节HSS评分由55.2分升至87.4分。结论对退行性腰椎管病变与膝关节病变并存的患者,区分出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顺序,就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我国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在逐步完善,而中药管理与西药的细化管理有所差别,使得信息技术在中药管理中的应用存在一定障碍。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药管理的水平提升依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和方案,为其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