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形态学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形态学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李晓滔,刘坤申,黄希正,李其云,靳福昌,侯东明,赵树元,马洪骏自1974年Hamby等首次提出糖尿病性心肌病这一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心肌的病理学分析,旨在进一步阐明其组织...  相似文献   
2.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Mirizzi综合 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仅3例(23%),其余10例均在术中确诊,13例中Csendes I型8例,Ⅱ型3例,Ⅲ型2例,无Ⅳ型病例。行胆囊切除术4例,2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探查术,3例行胆囊切除及直接瘘口修补术,1例行胆囊切除及胆囊瓣瘘口修补术,3例行胆囊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3例术后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B超结合ERCP检查可以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确诊率,治疗方法应根据病理变化决定。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9岁.排便困难伴腹胀1个月余,腹痛3天,因治疗无效症状加重,于2004年1月12日转入本院.体检:消瘦,中度脱水.腹部重度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距肛门缘3cm直肠触及一环状质硬固定肿块,触痛,仅能通过食指尖,手套染血.胸片未见异常,腹部立位平片显示肠梗阻,膈下有游离气体.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性,51岁.因腹部隐痛不适反复发作2年余,于2017年2月4日收治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CEA、CA199正常.CT提示:①肝右叶囊肿;②胰头钩突区斑片状异常密度影,考虑囊腺瘤,结合临床,必要时MRI检查.MRI提示:胰头钩突处占位,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肝脏多发囊肿.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考虑胰头占位,不排除恶变,手术指征明确,遂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对完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PANP)的直肠癌患者D ixon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PANP直肠癌D ixon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每天1次用TDP照射曲谷、关元、中极3个穴位区,观察两组尿管平均留置时间、近期和远期排尿障碍等级、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尿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0.6±2.1)d、观察组为(7.0±1.9)d,P〈0.05;两组患者近期(术后1周)排尿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差异,远期(术后6周)排尿功能障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DP能有效缩短PANP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RNA干扰对大肠癌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gene)的抑制效应.方法 大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Control组、N-hTERT组、Lipofectamine组和sihTERT组;将靶向于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转染大肠癌细胞;分别检测大肠癌细胞转染前后的端粒酶活性,hTERT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sihTERT转染大肠癌细胞效率为60%;sihTERT组的端粒酶活性值、hTERT mRNA表达、hTERT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73±0.14、0.47±0.08、0.37±0.07、49.5%,sihTERT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靶向于hTERT的siRNA能特异性沉默大肠癌细胞hTERT基因,下调hTERT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从而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复发性大肠癌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以来复发性大肠癌再手术病例5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肝转移14例,单纯吻合口复发9例,腹腔广泛转移12例,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转移10例;再次手术共切除25例,行肠造口术、肠吻合短路手术10例,单纯置化疗泵共7例,行单纯剖腹探查术9例。结果术后42例获随访,5例已存活5年,6例已存活3年,4例手术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7例2年内死亡,20例1年内死亡。结论大肠癌复发再次手术仍有较高切除率,再次手术治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正> 微波在组织病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波产生的超速震荡及穿透效应能加速组织固定,促进染色反应,目前较多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并能有效代替冰冻切片,但在其它方面则报导较少,近年来我们开始利用微波技术在常规石蜡切片,骨组织脱钙、快速代替冰冻切片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仅将常规组织块的处理内容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我们采用浙江临安电子器材厂医用微波仪YMY81B型、分8档输出功率可调,自动恒温控制,材料取自本院及外地手术送检标本包括食道、胃、肠、子宫、乳腺、甲状腺、皮肤等病变。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与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在肝脏外科中,肝血管结扎或暂时性肝血流阻断等均存在肝脏缺血再灌流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往认为发生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与钙超载,氧自由基等有关.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在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TNF在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产生、作用机制以及有关防治措施综述如下.1 TNF的一般特性TNF是一种多肽类介质,主要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所产生,内毒素是诱导TNF产生的最强刺激物之一.肝脏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KC)为体内最大的固定巨噬细胞池,是产生TNF的主要部位.TNF在体内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抗肿瘤作用,诱导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l,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等细胞因子产生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作用,介导炎症反应.TNF具有防御和致损伤的双重作用,在体内适量产生TNF,对机体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保护作用,随着TNF在体内浓度持续增加,则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改变,甚至造成多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0.
自 Ashworth(1869)在1例皮肤癌患者血中发现异常大细胞后,文献上偶见血中瘤细胞检查的报导。Engell(1955)首先全面复习有关文献,报告123例癌瘤患者手术前、后周围静脉与肿瘤回流静脉血中瘤细胞检查结果。是后,学者们对血中瘤细胞检查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以期阐明肿瘤血行转移的规律和寻找预防措施。本文综述文献中对血内瘤细胞的检查方法,并附一简易方法的初步经验。本法将5毫升枸橼酸钠处理的血液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离心沉淀(每分钟千转)30分钟,吸取红血球层上的“白膜”,以10毫升1%醋酸生理盐水溶解其中混在的红血球,再离心10分钟,用沉淀作涂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本组对30例癌瘤患者(乳腺15例,食管5例,胃8例,直肠及肺各1例)检查术前和术中肘前静脉,术中肿瘤回流静脉及术后肘前静脉血液,各阳性率依次为30%,37%,30%及50%。本法简捷易行,瘤细胞尚清楚,可作检查血中瘤细胞之用。阳性率与文献报导者(10—68.5%)相似;其中以术后周围静脉血最高,说明手术操作可增加瘤细胞血行散播。至于手术是否增加肿瘤转移率及其预防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