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酚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所致的并发症——低血钾,虽然在临床并不太多见,但已引起精神科的注意。其特征为突然双下肢麻痹呆滞、倦怠、双下肢沉重、僵硬、步履困难。肌力、肌胀力减退,膝、腱及射减弱直至消失。本文分析在此类药物治疗中所出现的低血钾21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1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9例,女2例;年龄25~48岁,平均37.2±5.0岁。精神分裂症20例,脑外伤性精神病1例;病程4年以上者19例,4个月和1个月各1例,平均8.8±5.0年。首次接受酚噻嗪抗  相似文献   
4.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口服奎硫平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末采用潘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9%(U=2.089,P〈0.05)。潘氏量表评分治疗2w末起两组总分、阳性症状分及研究组一般精神病理分,4W末起研究组阴性症状分及对照组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8W末对照组阴性症状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2w末一般精神病理分、4w末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阳性症状分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W末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4.016,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和非药物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复呼吸道感染 (recurrentrespiratoryinfection ,RRI ,简称复感 )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感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感染发作前往往存在一定诱发因素 ,了解这些诱发因素并加以预防 ,可以避免、减少或减轻再次感染 ,从而事半功倍。为此 ,我们注重探讨 5 36例复感儿的诱发因素 ,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予以纠正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5 36例复感儿系 1996年 2月以来调查和追踪有较完整资料的我院门诊或住院患儿 ,男 2 84例 ,女…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外周和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注入尿激酶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溶栓和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方法是12例患者于内瘘的动脉端穿刺后输注尿激酶,4例患者在DSA下经动脉插管至血栓部位,灌注尿激酶,尿激酶用量为75~100万IU,外周溶栓输注时间为3~4小时,导管溶栓时间为45~60分钟.结果 12例外周溶栓患者再通6例,外周溶栓成功率为50%,6例失败,其中4例进行了插管溶栓,3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为75%,再通后的内瘘次日可行血液透析,并随访了6~44个月,情况良好.结论尿激酶局部输注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2.1.1 基本处理 急性胸痛的病人一旦被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应该立即限制其活动。同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并准备好除颤仪。这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急性期极其容易发生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并导致猝死。限制活动、保持镇静可减少心律失常和心衰的发生;心电监护可随时发现心律失常及其类型;建立一个可靠的静脉通道有利于在发生危急情况时随时静脉给药。除颤仪要接好电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ML基因对于增加肺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顺铂、紫杉醇、长春瑞滨、伊立替康分别作用于正常的A549肺癌细胞与转染GML基因的A549细胞,应用MTT法测定化疗药物对细胞的杀伤率,计算出各种化疗药物针对各组细胞的IC50。结果转染GML基因可以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转染GML基因的细胞明显提高对顺铂、紫杉醇、长春瑞滨、伊立替康的敏感性,其中以长春瑞滨、顺铂最为明显,转染GML基因细胞与为未转染基因细胞相比其IC50分别降低了5倍与4倍。结论转染GML基因可以显著提高肺癌A549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不同的化疗药物提高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老年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除常规综合治疗外,选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在应用无创呼吸机前、应用无创呼吸机4 h、24 h后及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束后行血气分析检查,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机械通气4 h后PaO2上升、PaCO2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 h后pH、PaO2、PaCO2变化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方便,减少了气管插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为小儿常见的血液病之一 ,重症容易发生致命性颅内出血的危险 ,故迅速有效的救治尤为重要。自 1992年以来我们收治重症ITP 2 1例 ,现浅谈救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8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1] 。急性型 17例 ,慢性型急性发作 4例 ;男 8例 ,女 13例 ;发病年龄 3个月至 12岁 ;初发 16例 ,复发 5例。有明显前驱症 14例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8例 ,肺炎 3例 ,肠炎 2例 ,疫苗接种后 1例。全部病例均有广泛的皮肤出血点、不同程度紫癜 ,牙龈、口腔粘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