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一个以"蛋白质组"为研究重点的生命科学新时代已悄然到来.近年来,蛋白质组技术发展迅速,激光捕获微切割、蛋白质芯片、同位素包被亲和标记等新技术,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综述了近年蛋白质组学相关新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和鼠IL 12基因的共表达载体pBud85B IL12。方法 :将结核分枝杆菌Ag85B基因和鼠IL 12基因同时克隆入含多启动子的共表达载体pBudCE4 .1中 ,构建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85B IL12。以pBud85B IL12转染COS 7细胞 ,通过RT PCR及ELISA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COS 7细胞中同时可检测到Ag85B和IL12的表达。结论 :pBud85B IL12共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对其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00株淋球菌质粒概况和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工作对100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作质粒检测和抗生去敏感性实验,旨在了解国内产日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耐四环素菌株(TRNG)的流行情况及与质粒的相关性。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0.8%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并以核酸标准分子量参照物确定质粒分子量。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溴甲酚紫酸度指示法作β内酰胺酶测定,同时设立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茵对照。100株淋球菌质粒检出率为92%,其中18株带25.2Md质粒,52株带24.5Md质粒,36株带3.7M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携带编码人天然颗粒溶素(GLS)和小鼠IL-12基因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表达。方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质粒(pUV15)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BALB/c小鼠后2周,处死小鼠,观察肺、脾组织中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将携带GLS和IL-12质粒(pZM03)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第1次免疫后4周,处死小鼠,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脾组织中GLS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IL-12和肺泡灌洗液特异性SIgA的水平。结果:在BALB/c小鼠肺、脾组织中均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和耻垢分枝杆菌的分布,以及GLS的表达,并有血清IL-12水平升高和粘膜特异性SIgA的产生。结论:携带GFP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可在肺和脾组织分布;携带GLS和IL-12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经鼻粘膜免疫小鼠后,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特异性抗菌免疫,以及GLS和IL-12的体内表达,为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干细胞因子(hSCF)是新近发现的重要造血细胞因子,它是酪氨酸激酶受体c-K it的配体。SCF主要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原始造血祖细胞,并且诱导这些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SCF单独使用生物学作用低,但它与其它细胞因子具有强的协同作用。SCF临床应用,包括体内干细胞扩增治疗、用于基因治疗的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及肿瘤放疗化疗后的辅助治疗。SCF与G-CSF联合使用刺激扩增外周血干/祖细胞(PBPCs),可用于干/祖细胞移植,以增加患者所需PBPCs的比例,减少收集PBPCs的次数。本综述主要介绍了人SCF的发现、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pcD85B、pcDMPT64以及小鼠白细胞介素12(IL-12)真核表达质粒psIL12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H37Rv感染的C57BL/J6小鼠10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pcDNA3.1对照组,psIL12治疗组,pcD85B、pcDMPT64、pcD85B+pcDMPT64、pcD85B+psIL12DNA疫苗治疗组。感染4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质粒、psIL-12及DNA疫苗,第1次治疗后2个月处死小鼠,检测器官荷菌量、脾淋巴细胞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并于第1次治疗后2个月、5个月观察小鼠肺、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pcD85B治疗组肺组织荷菌量(lg-1CFU/g)为6.99±0.40,比生理盐水对照组(8.15±0.37)、pCDNA3.1对照组(8.19±0.29)显著降低(P<0.01);脾组织荷菌量(lg-1CFU/g,x±s)为5.17±0.33,比生理盐水对照组(5.76±0.16)及空质粒对照组(5.88±0.21)显著降低(P<0.05)。psIL12治疗组的肺(7.41±0.50)、脾(5.31±0.21)荷菌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cD85B+psIL12治疗组肺、脾荷菌量与pcD85B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cD85B组脾淋巴细胞IFN-γ、TNFα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对照组、pCDNA3.1对照组肺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端粒保护蛋白TPP1短发夹RNA表达载体,探讨抑制TPP1表达后对端粒DNA损伤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端粒保护蛋白TPP1 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shTPP1-01,shTPP1-02,与表达外源性TPP1的TPP1-HA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hTPP1抑制外源性TPP1蛋白表达;RT-PCR检测shTPP1抑制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 MEF)内源性TPP1 mRNA的表达. 再用shTPP1分别感染ATM / MEF和ATM-/- MEF细胞后,分别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和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端粒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法(IF/PNA-FISH)检测端粒功能障碍诱导损伤灶(TIF)的形成.结果:shTPP1-01和shTPP1-02均能明显抑制外源性TPP1蛋白和内源性TPP1mRNA的表达,shTPP1-01和shTPP1-02作用于原代培养的MEFs后细胞生长缓慢,BrdU阳性细胞数量分别占8.0%和8.7%,显著低于对照细胞的29.3%(P<0.01, P<0.01);而细胞表现为体积变大,形态扁平等类似细胞衰老的形态学改变;IF/PNA-FISH法检测结果显示,shTPP1作用于ATM / MEF细胞后导致端粒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的H2AX(γ-H2AX)和53BP1损伤灶(TIF)的形成,定量结果显示约50%的ATM / 细胞中出现至少5个TIF;而在shTPP1作用后的ATM-/-细胞中,端粒γ-H2AX 和53BP1形成的TIF数量显著减少,出现5个TIF的细胞数量不足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抑制TPP1表达后诱发端粒ATM依赖的DNA损伤反应,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8.
结核分枝杆菌Ag85B-MPT64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旭东  陈全  蒋英  江山  朱道银 《医学争鸣》2003,24(12):1088-1090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H37Rv)Ag85B-MPT64融合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序贯PCR(geneSOEing)法将Ag85B和MPT64编码基因用疏水甘氨酸接头(Gly4Ser)3经PCR扩增融合,定向克隆入pcDNA3.1( )中。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Ag85B—MPT64(pcDNA/AM)转染COS-7细胞,用RT-PCR、ELISA和斑点印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Ag85B-MPT64融合基因经双向DNA序列测定,碱基突变率为0.11%(2/1707),突变为无意义突变;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经检测证实,该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Ag85B-MPT64融合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留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了提高留学生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以往经验,就留学生免疫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以及中国文化的传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测定食物抗体的方法较多,其中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特别适用于检测IgE类抗体。该法用纯化的变应原包被用澳化氰活化的交联葡聚糖颗粒或滤纸片,在纸片上加一滴血清样品(50μl),置室温3小时,洗去过量的血清蛋白后加~(125)I标记的抗IgE,温育过夜。次日洗涤后在r计数器上测脉冲率,反映血清中特异IgE的含量。该法敏感性高,一般能达到0.5~1ng/ml水平,如果适当增加样品,示综剂的量,以及延长温育时间则可达10~20pg/ml水平。试验所用固相基质至为重要,要尽量减少非特异反应,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一般,存在于免疫复合物中的IgE比单体的IgE更易非特异结合于固相,非特异结合的IgE又不一定与血清中IgE水平相关,从而影响结果。使用酶标抗IgE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可检测特异IgE。与RAST不同,本法所用固相为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除氨基外,碳水化合物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