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国际上各种心理治疗体系纷至沓来,更替匆匆.Karats在1986年的报道中指出,目前的心理治疗流派多达400余种.然而,各种心理疗法之间的共同性远超过其表面差异.没有任何一种治疗理论在有效性上能独霸市场,在效果上能明显优于其他疗法.各种疗法虽技术各异,疗效却无明显差异.这样,确定心理治疗中相通的干预机制或治疗因素也被认为是当代心理治疗最重要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何妍  朱海娟  余骏马 《安徽医学》2023,44(1):113-116
椎管内麻醉因其完善的麻醉效果、无需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及母婴并发症少而成为常规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头痛和腰背痛是椎管内麻醉的两种相关并发症,产妇因妊娠改变而成为头痛和腰背痛的高危人群,应得到临床医生更多的重视。本文总结了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和腰背痛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应对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使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方法对200例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分析。探讨儿童感激幽门螺菌后症状出现及不同年龄儿童的感染现状。结果:幽门螺杆菌在100名有症状儿童的感染率较高。为31%,而100名无症状儿童也有一定的感染率,为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有增长趋势。提示幽门螺杆菌在儿童的总体感染率较高.感染后多数表现有消化道症状。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病变,同时应积极预防家庭内部的接触传播,减少儿童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模式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2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1名)和观察组(62名),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的循证医学模式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及护理质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3.23%/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2,P=0.026);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培训、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护理文件管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4.63±2.47)/(7.22±4.13),(14.01±2.05)/(9.04±2.79),(14.05±1.64)/(8.26±3.15),(13.90±2.33)/(9.00±2.84),(13.74±3.19)/(8.91±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5,10.663,9.920,7.671,7.802,P均〈0.01);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55%/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7,P=0.002)。结论通过实施循证医学模式,规范了手术室流程控制,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朱海娟  吕娜  黄丽华  马秀梅 《海南医学》2016,(23):3950-3952
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且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5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另外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接受手术且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室和入室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两组平均交接时间、每月差错事件及护理满意评分,以及出室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时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室时,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分别为(1.8±0.5)分、(1.7±0.6)分、(1.8±0.6)分和(1.7±0.4)分,对照组分别为(1.3±0.2)分、(1.3±0.3)分、(1.3±0.4)分和(1.1±0.4)分,两组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交接时间、差错事件分别为(2.2±0.5)min、(4.5±0.4)次,低于对照组的(4.5±1.3)min、(12.5±3.6)次,而护理满意评分为(92.6±4.9)分,高于对照组的(79.5±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率为5.2%(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1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PACU麻醉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PACU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APK信号通路在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心力衰竭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54只模型大鼠分为9组(n=6):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ERK抑制剂PD98059+RPC组(RPD)、p38抑制剂SB203580+RPC组(RSB)、JNK抑制剂SP600125+RPC组(RSP)以及抑制剂对照组(PD、SB和SP)。化学比色法检测再灌注5min和10 min时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再灌注末行TTC染色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通过Power Lab系统记录血流动力学。结果与IR组相比,RPC可以明显降低梗死面积与缺血危险区的比值(IS/AAR),同时,也可以降低再灌注5 min及10 min LDH活性;而JNK抑制剂SP600125几乎完全取消RPC的保护作用,明显增加IS/AAR,并升高再灌注5 min LDH活性;ERK抑制剂PD98059也可部分阻断RPC的保护作用;而p38抑制剂SB203580对RPC的保护作用则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与IR相比,RPC及加入MAPK抑制剂后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和ERK信号通路可能在瑞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心力衰竭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溶栓、降纤治疗疗效肯定,但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且可能引起出血,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我科自2000年1月应用疏血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  相似文献   
8.
骨科植入物的手术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骨科植入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手术室成本以及避免积压造成的浪费,我科对骨科植入物采取零库存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先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啶( dexmedetomidine,Dex)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全麻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LC患者50例,ASA Ⅰ ~Ⅱ级,年龄21岁~57岁,体重42.5 kg~80 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C组)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CD55蛋白在2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NPP)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情况,旨在探索它在N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模型(CCI)组、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模型(SNI)组,每组20只.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用热刺激和机械刺激法测定大鼠的痛阈值变化,评估其可靠性,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两种技术测定大鼠脊髓中的CD5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I组和SNI组大鼠术后1、3、7 d痛阈值与本组术前比较显著降低,术后3、7 d较假手术组同时点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制作成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CI组、SNI组大鼠脊髓背角CD55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显著减少(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3组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D55蛋白表达发生不同程度降低,CCI组、SN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PP大鼠脊髓背角CD55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此处发生补体级联反应的重要原因,CD55在NPP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