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Gustilo ⅢB型或ⅢC型)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53例,其中Gustilo ⅢB型45例,ⅢC型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 cm×4 cm~18 cm×8 cm,8例伴骨缺损.急诊行骨折复位同定和血管修复,二期对软组织或骨缺损采用13种53块组织瓣移位或移植修复.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35例,内固定16例,骨牵引及石膏固定2例.皮瓣或肌皮瓣47例,骨皮瓣6例.结果 51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9年(平均18个月).骨折顺利愈合44例,愈合时间3.5~9.5个月,平均6.5个月.骨延迟愈合4例,骨不愈合3例,经手术植骨(5例)或骨外固定支架加压同定治疗(2例)均治愈.组织瓣移植53块,成活51块,坏死2块,成活率为96.2%.无截肢病例.结论 Gustilo ⅢB型或ⅢC型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初期清创并采用以骨外支架为主的方法固定骨折,二期采用适当组织瓣移植修复软组织或骨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掌侧T型锁定钢板联合桡骨茎突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掌侧T型锁定钢板联合桡骨茎突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24例。男8例,女16例;年龄23~73岁,平均52岁。摔伤20例,交通事故伤4例。左侧15例,右侧9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根据AO分型:C2型16例,C3型8例。术前掌倾角—60~25°,平均—45.3°;尺偏角—16~13°,平均8.2°;桡骨短缩8~18 mm,平均12 mm。伤后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5.2 d。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6个月,平均13.5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2周。关节面平整,桡骨长度恢复。掌倾角8~15°,平均12.3°;尺偏角18~26°,平均22.3°。随访期间未发生复位丢失、原骨折部位再骨折、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30~70°,平均45.3°;掌屈26~78°,平均50.2°;桡偏8~25°,平均13.5°;尺偏15~32°,平均23.6°;旋前35~90°,平均65.7°;旋后20~90°,平均72.5°。腕关节功能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获优12例,良8例,中4例;优良率83.3%。结论掌侧T型锁定钢板联合桡骨茎突钢板内固定可重建正常解剖结构,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制作冲击创伤性关节内骨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作关节内骨折动物模型。方法:以重锤自由下落做功条件和凿开法制作兔膝关节内骨折模型。采用16DJL-10型高速摄影拍摄撞击作用过程,计算撞击作用时间和冲击作用刀,共实验11只家兔。另21只家兔以WE-10A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近膝关节部位股骨冲击状态下破坏载荷、强度、弹性模量及其它生物属性。所有数据由IBM-586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只家兔(22个膝关节)造模制得关节内骨折模型18个(81.8%)。另发生1个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3个骨折线自股骨外髁偏出。造模撞击作用时间为8.5毫秒。冲击作用为303.64牛顿,大于兔股骨的横向破坏载荷(131.2牛顿)。结论:按标准化程序,经guo窝后入路切凿股骨,可造成兔膝关节内骨折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下颈椎后路螺钉技术的拔出强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评价下颈椎后路螺钉不同植钉方法的拔出强度。方法:4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C3-C6),用侧块螺钉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自设计螺钉植入法及椎弓根螺钉植入法拧入螺钉,测试其最大拔出力、最大拔出能量和钉道长度。结果: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最大拔出力相近,自设计螺钉植入法较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明显增加,钉道长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最大。最大拔出力与钉道长度存在相关性。结论:自设计螺钉植入法钉道长,抗拔出能力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A3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生物力学即刻稳定性。方法取6具新鲜老年尸体胸腰段脊柱标本,在MTS-858脊柱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测试原始状态、传统固定、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固定、骨折传统固定、骨折CBT固定五种工况下的L1~3的活动范围。结果传统固定组、CBT固定组的三维六自由度活动范围较原始状态组明显降低(P0.01),传统固定组和CBT固定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骨折传统固定组和骨折CBT固定组的三维活动总体上比原始状态组降低(P0.05),但是骨折传统固定组和骨折CBT固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传统固定组和骨折CBT固定组的三维活动,分别比传统固定组和CBT固定组之间的三维活动有所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后CBT螺钉固定可获得与骨折后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相似的即刻稳定性,CBT螺钉固定可用于老年A3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于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收治并行TLIF手术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利用术后CT检查评估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近端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关节突关节的影响率为28.3%(28/99),其中有3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关节突关节2度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年龄、术前存在椎体滑脱及严重的关节突关节退变是TLIF手术中内固定物损伤近端关节突关节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采用Weinstein置钉方法的TLIF手术内固定物对近端椎体关节突关节具有一定影响,多见于高龄,严重的小关节退变及腰椎滑脱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侧钢板(锁定钢板)与双侧钢板(锁定钢板+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5月治疗且获随访的72例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其中32例患者采用单钢板治疗,40例患者采用双钢板治疗,随访12~36个月,平均19.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开手术/微创手术、植骨/未植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结果单钢板组与双钢板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切开手术组与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植骨组与未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单钢板治疗手术时间短,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结合微创技术、必要时植骨,可以获得更佳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马尾肿瘤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了回顾性研究,以评价术中超声对发现肿瘤向头端移位和修正手术入路的作用。回顾了1994年1月~2000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9例经MRI诊断的马尾肿瘤,4例患者在椎板切除后、硬膜囊切开前进行了经硬膜囊超声检查。3例患者术中超声检查提示的肿瘤位置与术前MRI提示相比发生向头端移位,需进行额外的椎板切除,并更改切开硬膜囊的  相似文献   
9.
颈椎单椎体次全切除后撑开植骨对颈椎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减压后,不同高度支撑植骨与颈椎曲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确定合适的植骨高度提供参考.方法拍摄6具颈椎标本正常状态、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C4与C6椎体间分别以C5椎体以及上下椎间盘高度之和为基础撑开0、2、4、6、8mm支撑植骨状态下的颈椎侧位X线片,并在图形测量软件中测量颈椎曲度.结果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撑开4mm及以上植骨状态的颈椎曲度和完整状态与不撑开植骨状态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减压相邻节段的曲度无明显变化.结论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适宜的支撑植骨高度为撑开4~6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和应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对相邻节段即刻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测量完整状态、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3种状态上下相邻节段的三维六自由度运动范围.结果3种状态下相邻节段的即刻三维运动范围无显著差异.结论中下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和应用钢板内固定对相邻节段即刻运动范围没有显著影响,颈椎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加快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