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正>我国的肝硬化发生率一直较高,而在其发生原因中,乙肝病毒性肝炎占据重要部分。当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肝功能衰竭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82例,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1例。参照组采用肝切除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纤维胆道镜治疗措施,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及输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相比肝切除治疗模式,纤维胆道镜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肺浆细胞性肉芽肿是一种肺内较为少见,孤立的非肿瘤样病变,由Bahadori等[1]首先概括总结并报道。由于本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肺部症状与结核极其相似,因而临床上较难鉴别诊断。现结合本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结核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彩超和MRCP检杳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经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79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置T管引流65例,Ⅰ期缝合14例.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0士30)min,住院时间6~10d,T管引流6~8周后拔管.残余结石3例,术后3个月左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无胆汁漏、胆管狭窄及残留结石.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延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尽早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淀粉酶(174.13±20.02)IU/L、总胆红素(20.95±8.21)μmol/L、住院时间(4.14±0.22)d,均低于对照组(226.32±61.56)IU/L、(35.02±10.35)μmol/L、(9.23±1.56)d,P 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尽早手术治疗方式,可快速对患者淀粉酶、总胆红素进行改善,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及时对病情进行控制,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大鼠外周血分离出EPC,观察其在体外的培养和扩增情况,对培养的EPC进行检测,同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结果 成功分离出外周血中的EPC,在平面培养时,各时间点经VEGF诱导的EPC(实验组)其增殖情况均优于无VEGF诱导的EPC(对照组),P<0.01.在由鼠尾胶原凝胶制成的三维基质中EPC向胶原基质内生长,1 d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 实验组生长快,向胶原基质内浸润速度快、出芽快,管状结构粗大; 而对照组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 实验组各时相三维基质中新生血管数目均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鼠尾胶原凝液可以诱导EPC参与血管新生的迁移、增殖、发芽等步骤; EPC三维基质模型可用于新生血管的研究.VEGF能动员和诱导EPC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的方法、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7月对150例LDVT患者药物治疗资料,发病时间1d~1个月,均为单肢发病,周围型60例,髂股型85例,混合型5例,全部病例经下肢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证实。治疗期间均未置放下腔静脉滤器,予抗凝、溶栓等治疗,时间10~14d。结果130例患者治疗期间患者水肿完全消退,2周后复查Doppler超声基本全程通畅;20例患者患肢轻度肿胀,Doppler超声复查存在髂股静脉短段闭塞,给予华法林维持治疗及弹力袜保护治疗6个月至1年。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18个月,患肢肿胀明显消退,均无肺栓塞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安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前臂尺侧近腕关节处有一肿块,局部不红,无疼痛。曾到当地医院检查,未能确诊。以后肿块逐渐增大且蔓延至右手掌近小鱼际肌处,手指屈伸活动受限,以拇指为甚。在当地医院行B超和肿块造影检查,考虑为血管瘤而转入我院。既往史中,20年前曾患有右股骨头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右下肢明显短于左下肢。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下肢缺血及运动训练对大鼠缺血下肢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3组各10只,A、B组建立大鼠下肢缺血模型,C组仅作皮肤切开缝合。建模1周后A组大鼠跑步训练(30min/d)。B、C组日常活动,运动训练4周后处死大鼠,取大腿内收肌组织块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比较3组差异。结果:肌组织MVD、VEGF、bFGF免疫组化均显示:A组高于B组(P〈0.01),B组高于C组(P〈0.01);A、B、C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下肢缺血刺激可以促进血管新生、成血管因子表达增加,运动训练可以增强该效应。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白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参与静脉壁和瓣膜重塑,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静脉曲张的形成。结论 白细胞激活及由此引起的炎症反应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