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SDX)在糖尿病状态下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高脂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C57BL/6小鼠的2型糖尿病模型,对小鼠腹腔注射SDX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12周。用伊文思蓝法检测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及微血管密度改变;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NLRP3炎症小体成分、紧密连接蛋白1(ZO-1)及NADPH氧化酶4(NOX4)的表达情况。(2)用高糖处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并与梯度浓度的SDX共处理;用腺病毒感染HRMECs以过表达NOX4或者用siRNA转染HRMECs以敲减NOX4,观察NLRP3炎症小体成分、NOX4、ZO-1和VE-钙黏着蛋白(VE-Cad)的表达情况,以及活性氧簇(ROS)的生成情况。结果:(1)SDX处理增加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ZO-1蛋白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增加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微血管密度和节细胞数量,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P<0.05)。(2)在高糖刺激的HRMECs中,SDX处理增加ZO-1和VE-Cad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NOX4介导的ROS生成(P<0.05)。(3)沉默NOX4可降低高糖刺激下HRMECs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ROS生成,并抑制高糖刺激诱导的ZO-1和VE-Cad表达下降(P<0.05)。(4)过表达NOX4可明显增加HRMECs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ROS生成,降低ZO-1和VE-Cad蛋白的表达(P<0.05);过表达NOX4后再予以SDX处理能部分逆转SDX引起的以上改变(P<0.05)。结论:SDX通过抑制NOX4/ROS/NLRP3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介导线粒体能量代谢参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时间2020年10月14日。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rp1抑制剂组,每组5只,每只体质量为0.25~0.30 kg。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Drp1抑制剂组大鼠腹腔注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Mdivi-1)20 mg/kg体质量,其余各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24 h留取血清及肾脏组织。比较组间大鼠血肌酐水平、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ATP酶活力,并建立体外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经处理后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明显升高[(41.12±1.895)µmol/L比(48.68±2.065)µmol/L],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1.29±0.426)分比(6.50±0.577)分],每高倍镜视野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数量增加[(2.40±0.547)个比(10.20±1.095)个],电镜下线粒体损伤更明显,线粒体ATP酶活力降低[(6.38±0.321)U/mg prot比(4.18±0.198)U/mg prot],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细胞比例增多[(9.81±0.251)%比(4.24±0.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Drp1抑制剂组大鼠血肌酐下降[(48.68±2.065)µmol/L比(43.28±0.895)µmol/L],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6.50±0.577)分比(4.50±0.578)分],每高倍镜视野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数量减少[(10.20±1.095)个比(6.60±1.140)个],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细胞线粒体ATP酶活力增加[(4.18±0.198)U/mg prot比(5.16±0.628)U/mg prot],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Drp1抑制剂组较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细胞比例减少[(5.90±0.360)%比(9.81±0.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选择性抑制Drp1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分裂,有效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减少细胞凋亡,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程度与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患病率的相关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住院的247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每例受试者均接受体格检查、生化检测、腹部B超检查。总人群按照腰臀比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使用方差分析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χ2检验分析各组间胆囊结石及泌尿系结石患病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在胆囊结石组中,随着腰臀比四分位数的增加,患病率由2.4%(15/625)增加至12.5%(77/618)。胆囊结石患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胆囊结石组,T2DM患者中位于腰臀比第4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第1四分位数的患者,其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显著增加(OR=3.78,95%CI 1.16~12.30,P=0.027)。在肾结石组,随着腰臀比四分位数的增加,患病率由2.4%增加至6.8%。在校正除体质指数外其他可能混杂因素后,T2DM患者中位于腰臀比第4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第1四分位数的患者,其患肾结石风险显著增加(OR=5.34,95%CI 1.14~25.01,P=0.033)。但进一步校正体质指数后,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2DM患者腹型肥胖程度与胆囊结石患病风险增加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胰岛β细胞中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相互作用,研究2个通路间的相互作用对胰岛β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来源于人的胰岛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得到STIN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小鼠和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中STING蛋白的表达差异;用STING特异性激动剂5,6-二甲基呫吨酮-4-乙酸(DMXAA)处理3种常用的小鼠胰岛β细胞系(NIT-1、Min6及beta-TC-6),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其STIN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上述β细胞系内质网应激,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IN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并通过CCK-8法检测胰岛β细胞活力。结果:人胰岛β细胞中存在STING信号通路主要基因mRNA的表达,但在健康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结果表明,野生型小鼠和db/db小鼠胰岛β细胞的STING蛋白均在细胞核周边富集,且在db/db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