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合成的影响。方法 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GFAP密度的变化及分布。结果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GFAP合成增加,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放射层及分子层,L-NAME能减少海马区GFAP的合成。结论 L-NAME是NOS强有力的抑制剂,L-NAME可能通过抑制NO的产生抑制了GFAP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方便送检和保证病检组织的优良固定,我们自1987年11月起,收检应用病检组织邮寄袋的病例400例次,现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邮寄袋和邮寄固定剂由我院研制而成。邮寄袋为薄膜塑料袋,长5厘米,宽4厘米,透明聚氯乙烯制做。邮寄固定剂由丙三酮和甲醛配制。邮寄固定剂配方:丙三酮 1份7.4%甲醛溶液 2份邮寄固定剂配制方法:取市售37%甲醛溶液2份,加水8份,即配成7.4%甲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人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HLA-DR抗原)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链酶亲和素一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法)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表面ICAM-1及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CA初发组与复发组间ICAM-1及HLA-DR抗原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中KC表面ICAM-1及HLA-DR抗原表达有一定相关性(r=0.4316,P<0.05)。结论:CA患者病损处KC表面表达ICAM-1及HLA-DR抗原使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发生变化,诱导T细胞在病损处聚集、活化,是有效地启动并参与局部免疫应答、促进CA病损消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较为罕见,国内报告极少,我科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强力宁治疗银屑病35例疗效观察张爱华,张鲁泉,孟军,郭清娟(附属医院皮肤科)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至今仍无较好治疗方法的皮肤病。近几年来有应用强力宁治疗银屑病的报道。我们自1994年以来,采用江苏无锡第六制药厂生产的强力宁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5例...  相似文献   
6.
将猪防疫针误注入体是十分罕见的,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3岁,患者于5个月前给家中喂养的猪注射预防猪丹毒疫苗时,不慎将满装药液的注射针针头扎入自己的右股部下端,深达骨质,当即抽出,见有少量疫苗药液已注入股部组织内,此后出现股部注射处肿痛,但无发热。到当地医院治疗,给予抗  相似文献   
7.
脑内神经鞘膜瘤非常罕见。1966年Gibson氏首先报告一例6岁患儿,在颞叶内有一较大的神经鞘膜瘤。New氏1972年报告一例8岁患儿,在顶叶有一如鸭蛋大的神经鞘膜瘤。但在小脑内神经鞘膜瘤国内外文献目前尚未见报告。我院曾见一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女,32岁,农民,泰安郊区人。因头痛3年余加重伴眩晕4个月,行走不稳1月,于1991年1月10日入院。检查:T36℃,P80次/分,BP16.34/10.25kPa。心肺(一),腹部(一)。神经系统:双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生理凹陷消失,可  相似文献   
8.
寻常性银屑病与载脂蛋白Eε2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PV)与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2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PLP)方法,分析汉族人群中100名健康者和101例PV患者ApoE基因型,其中包括I型银屑病患者83例,Il型18例。按严重程度将银屑病分为三度(轻度31例,中度29例,重度41例)进行探讨。结果在PV组ε3/2基因型和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ε2等位基因与PV密切关联(RR=2.9096,χ2=5.263,P<0.05)。ε3/2基因型和ε2等位基因频率在I型银屑病组和中、重度组中分别高于II型银屑病和轻度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oE分子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ε2等位基因可能是PV的一个危险因素,并与PV的发病年龄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PV)与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ε2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PCR-RPLP)方法分析汉族人群中100名健康者和101例PV患者的ApoE基因型,其中,包括Ⅰ型银屑病患者83例,Ⅱ型18例。又按严重程度分为三度(其中轻度31例,中度29例、重度41例)进行探讨。结果在PV组ε3/2基因型和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ε2等位基因与PV密切关联(RR=2.9096,x2=5.263,P<0.05)。ε3/2基因和ε2等位基因频率还在Ⅰ型银屑病组和中、重度组中分别明显高于Ⅱ型银屑病和轻度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oE分子可能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ε2等位基因可能是PV的-个危险因素,并可能与PV的发病年龄和严重程度有关。PV患者的脂蛋白代谢异常可能是PV病理机制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对胃癌组织生长的影响机制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阿尔辛蓝-沙红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同步检测74例胃癌标本中的肥大细胞数及PCNA、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运用图像分析仪对浸润的肥大细胞及PCNA的表达进行定量计数;采用半定量法检测bcl-2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内的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癌旁交界区。此区肥大细胞的数量显著多于癌内间质区(t=9.11,P〈0.01),两者呈正相关(r=0.303,P〈0.01)。肥大细胞的数量与PCNA及bcl-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有肥大细胞浸润组的PCNA表达指数显著低于无肥大细胞浸润组(P〈0.01)。bcl-2高表达组的癌内间质区肥大细胞数目显著少于bcl-2低表达组。结论 癌间质内肥大细胞数目及类型的变化是肥大细胞参与机体抗肿瘤反应的形态学依据。肥大细胞可通过干扰胃癌组织PCNA、bcl-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