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X射线治疗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l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ADAC Pinnacle3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中分别采用6 MV、10 MV和15 MV X线给每位患者设计三个调强放疗计划,在规定计划靶区(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三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脊髓、肺、心脏等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三种计划中靶区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及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均无明显差异,但15 MV计划高剂量覆盖程度大于6 MV和10 MV计划,脊髓、双肺及心脏受照剂量都在可耐受的范围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 MV、10 MV、15 MV X射线都能满足胸段食管癌临床调强放疗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测量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肿瘤靶体积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共获得173组CBCT摆位误差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分析摆位误差对肿瘤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结果 21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73 ±1.85)、(3.19±2.71)和(2.35±1.71)mm.摆位误差对患者GTV的剂量学影响不明显,但误差却使患者95% PTV( D95%)接受的剂量与标准计划相比降低3.38 Gy,PTV最小剂量(Dmin)和平均剂量(Dmean)分别下降9.83和0.65 Gy,摆位误差的修正提高了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标准计划相应值分别为(0.74±0.10)和(1.07±0.02),模拟计划相应值分别为(0.69±0.08)和(1.13±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和-3.91,P<0.05);摆位误差对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双肺和心脏等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均值为(42.20±4.97)Gy,标准计划为(41.37±2.75) Gy,摆位误差使部分患者脊髓最大剂量超过45 Gy,其中1例最大值达到52.8 Gy.结论 kV-CBCT图像引导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可减小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PTV的受照剂量和治疗精度,摆位误差对双肺、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桑黄饮片联合化疗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数字法将60例入组对象随机分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静滴联合替吉奥口服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其化疗基础上加服桑黄饮片。每21d为1周期,连续观察2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近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QLQ-C30)评分、免疫功能指标(IgG、IgM、IgA、IFN-γ、IL-2、IL-4、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DCR为73.3%(22/30),与对照组DCR[67.9%(19/28)]无差5/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25/30)优于对照组[57.1%(16/28)](P<0.05);观察组躯体、情绪、总体健康功能分数[(60.00,11.67),(58.34,16.67),(41.67,33.33)]优于对照组[(46.67,26.67),(50.00,25.00),(33.33,25.00)](P<0.05),且在疲倦、恶心呕吐、失眠、腹泻单项评分[(33.33,38.89),(33.33,33.33...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癌胚抗原(carcinoma embryo antigen, CEA)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 CRF)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 core 30, QLQ- C3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肿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CEA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F总分及行为、躯体、认知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躯体评分显著增加(P<0.05)。两组基于QLQ- C30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对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SOX(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ORR)及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癌因性疲乏(CRF)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变化,并观察两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ORR为53.33%,对照组ORR为40.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05);CRF总分及行为、躯体、情感、认知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且QLQ-C30量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恶心呕吐、乏力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CRF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身照射及半导体实时剂量监测方法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6 MV X线对57例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行半坐立姿或侧卧式两野或四野前后平行对穿野单次或分次照射,并在照射中使用6个半导体探头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实时剂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采用不同厚度的铅皮调整人体中平面受照剂量的均匀性.结果 接受分次照射的41例患者疗后均有轻度和中度恶心、呕吐、腮腺肿胀等症状,但均能耐受,经对症治疗后好转,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无一发生间质性肺炎.实时监测也表明,患者全身照射剂量均匀性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结论 采用半导体探测器实时剂量监测与半坐立姿或侧卧式前后平行对穿照射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身照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扶阳灸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分别予以不同的辅助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无外治法干预;一周治疗2次,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组使用“扶阳灸”法辅助治疗联合个性化护理进行心理、睡眠、运动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体、情感、认知、总体生活质量条目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在躯体、认知、情感三个维度的疲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白血球下降、血小板减少和全身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P<0.05)明显降低。结论:扶阳灸联合个性化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减小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