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体外培养Day3胚胎形态学指标与囊胚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894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的Day3移植后剩余的16191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至Da如,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因素、体外受精方式、DAY3胚胎卵裂球数目以及碎片程度与囊胚形成的关系。结果女方年龄≤30岁组、31-35岁组和≥36岁组之间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1.38%(2315/7376)、29.42%(1773/6025)和22.15%(618/2790),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明原因不孕组的囊胚形成率26.41%(904/3423)低于排卵障碍组29.84%(588/1970)、盆腔输卵管组29.28%(2124/7255)、子宫内膜异位组30.26%(361/1193)和男方因素组3l-02%(729/2350),且P〈0.05;常规体外受精组的囊胚形成率29.25%(3234/11055)与卵胞浆单精子注射组27.69%(1472/5136)无统计学差异;DAY3卵裂球数目≥7个组、5—6个组和≤4个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7.78%(1035/2166)、31.53%(2079/6594)和21.42%(1592/7431),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AY3碎片程度≤10%组、11—30%组和≥31%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3.54%(2719/8106)、25.99%(1951/7507)和6.23%(36/578),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方年龄、不明原因不孕以及Day3胚胎形态学指标卵裂球数目和碎片程度都是影响囊胚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保证囊胚体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患者自身条件以及胚胎发育情况,可以为临床合理运用囊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其中ICSI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两原核(pronucleus,PN)率、多PN率、卵裂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结果:正常精液ICSI组的2PN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与IV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精液ICSI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显著低于少弱精ICSI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微刺激促排的IVF治疗中,男方精液正常者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并不能改善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未获卵后续治疗周期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该中心收治的POR患者未获卵周期及后续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未获卵后续治疗周期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所得数据行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OR患者中共有186个未获卵周期,发生率为8. 19%。未获卵患者中,159例患者共行339个取卵周期,39例患者获得活产。获得活产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无活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AMH、基础FSH、AF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将159名患者年龄分成<35岁、35~38岁、39~42岁和>42岁4个组后,其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随年龄升高而显著下降,早期流产率随年龄升高而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OR患者在行辅助生殖治疗中,即使经历过一个未获卵周期,仍有部分患者能获得活产。年龄是后续治疗周期临床结局最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31岁,于2013年因继发不孕症就诊,2010年于外院行输卵管造影示左侧输卵管阻塞,右侧输卵管炎。平素月经不规律,5~6/50~90 d,孕3产0。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杂合子,α2珠蛋白基因αWS突变杂合子。其丈夫精液分析未见异常。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方案行促排卵治疗。共获卵21枚,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卵裂期胚胎和囊胚期胚胎重复冷冻复苏后的种植潜能及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本科室复苏玻璃化冷冻胚胎后取消移植,胚胎经重复冻融后再次解冻周期57个。排除混合移植单次冻融胚胎的周期后,最终收集完全移植重复冻融胚胎周期数37个,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时期移植单次冻融胚胎的患者中匹配出59个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和39个囊胚移植周期作为对照组,分析重复冷冻胚胎复苏后的存活率及移植后的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等临床指标。结果重复冷冻卵裂期胚胎复苏存活率为96.49%(55/57),重复冷冻囊胚复苏存活率为95.83%(23/24),移植后种植率、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等临床结局与对照组单次冻融胚胎移植后的结局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复冻融胚胎移植后的临床结局与匹配条件下的单次冻融胚胎的临床结局无显著性差异。重复冷冻可以认为是一种安全的复苏周期取消移植后胚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NNPS)对早期观察受精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在本中心行早期观察治疗的2 768个周期,根据TNNPS不同将所有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A组:TNNPS≤2.76×10~6;B组:2.76×10~6TNNPS≤7.21×10~6;C组:7.21×10~6TNNPS≤16.31×10~6;D组:16.31TNNPS≤149.61×10~6;另外再将TNNPS≤3.0×10~6的周期分为6组,分别为Ⅰ组:TNNPS≤0.5×10~6;Ⅱ组:0.5×10~6TNNPS≤1.0×10~6;Ⅲ组:1.0×10~6TNNPS≤1.5×10~6;Ⅳ组:1.5×10~6TNNPS≤2.0×10~6;Ⅴ组:2.0×10~6TNNPS≤2.5×10~6;Ⅵ组:2.5×10~6TNNPS≤3.0×10~6,比较各不同组间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育年限、平均获卵数、女方体重指数(BMI)及受精失败率之间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育年限、平均获卵数、女方BMI及TNNPS≤1.0×10~6对受精失败的影响。结果 A~D组、Ⅰ~Ⅵ组各组间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育年限、平均获卵数及女方BM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周期中,A组的受精失败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TNNPS≤3.0×10~6的周期分组中,Ⅰ、Ⅱ组受精失败率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NPS≤1.0×10~6[OR=25.422,95%CI(17.702-36.508)]对于预测受精失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早期观察治疗的患者中TNNPS≤1.0×10~6的人群受精失败的风险较高。TNNPS对早期观察受精失败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中形态学低等级胚胎培养形成囊胚情况及其临床结局. 方法 采用序贯培养法培养D3移植和冷冻后废弃的形态学低等级胚胎,观察不同年龄组(年龄≤30岁组、>30且≤35岁组和>35岁组)囊胚形成情况,并利用低等级胚胎囊胚形成情况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进行预测;将形成的囊胚利用玻璃化法冷冻保存,观察囊胚解冻后的临床结局,并与直接冷冻低等级胚胎的解冻效果比较. 结果 共收集745例治疗周期的3249个低等级胚胎继续培养,有312例(41.88%)周期形成444个(13.67%)囊胚,其中>35岁组的周期培养成功率和囊胚形成率最低(P<0.05);低等级胚胎中有囊胚形成者的临床妊娠率高于无囊胚形成者(P<0.05);有130例囊胚解冻周期,共解冻196个囊胚,有184个(93.90%)囊胚复苏存活,共进行了120例移植周期,有43例(35.83%)临床妊娠;比较胚胎复苏存活率、移植周期取消率以及临床妊娠率,继续培养形成囊胚解冻组均明显优于低等级胚胎直接冷冻组(P<0.05). 结论 D3低等级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潜能,通过继续培养冷冻囊胚可以提高患者的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扳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新鲜周期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就诊本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的442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扳机日使用的扳机方案分为两组:GnRH-a扳机组(163例),在扳机日使用GnRH-a 0.2mg扳机;HCG扳机组(279例),在扳机日使用HCG 10 000U扳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低风险者(GnRH-a扳机组68例,HCG扳机组79例)取卵后5d移植1枚囊胚。GnRH-a扳机组黄体支持从取卵当天开始使用戊酸雌二醇(4mg/d)、地屈孕酮(40mg/d)和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mg/d),至孕10周停药。HCG扳机组黄体支持不使用戊酸雌二醇,其余同GnRH-a扳机组。观察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MⅡ卵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之间的获卵数[(23.03±7.95)vs.(21.92±8.43)]、MⅡ卵率(89.60%vs.88.90%)、可利用胚胎数[(8.93±5.61)vs.(8.80±4.95)]、临床妊娠率(55.88%vs.65.82%)、持续妊娠率(48.52%vs.56.96%)及早期流产率(13.16%vs.18.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扳机组的OHSS发生率高于GnRH-a扳机组(8.24%vs.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GnRH-a扳机未降低PCOS患者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但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早发LH升高对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IVF/ICSI助孕共650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期间给予拮抗剂后血清L H浓度不同分为2组,其中血清L H<10 U/L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