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骨髓移植术前辐射预处理、光子刀立体定向、三维适形、组织间插植内照射等放疗技术在肝脏及腹部肿瘤中的应用,肝脏易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而引发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在共同进餐的 14人中 13人食用了馒头全部中毒 ,1人未食用馒头未中毒 ,经查证病人家属误将一包饲料添加剂利血平粉 (5 0 0g)混入了面粉内。其中男 5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者 10岁 ,最大者 46岁 ,平均年龄 2 9 6岁。患者误食 2~ 3h后相继发病。首先出现头晕、乏力、嗜睡、肌肉震颤 ,继尔出现共济失调 ,行走不稳或不能行走 ,昏睡 ,面色潮红 ,鼻塞 ,瞳孔缩小 ,浮肿 ,血压下降等。 5例中毒严重者昏睡不易唤醒 ,全身肌肉频繁抽动。1例原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于中毒后第 3天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呕吐咖啡渣样胃内容物 ,柏油样黑便 )。病人在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HB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男女之比为4:3,年龄为11个月-4岁,平均年龄2岁.7例病例5例经手术切除,2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确诊.术后随访6-30个月,6例获得随访资料,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后化疗现均存活.病理形态包括单纯胎儿型1例,混合胎儿和胚胎型3例,混合上皮和间叶型3例.免疫表型:AFP、Hepatocyte、Glypican-3、β-catenin呈不同程度阳性、CD34血管内皮细胞阳性,NSE、S100、Syn、CgA、CD99、Des,EMA,LC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0%-90%.结论 HB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来源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儿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临床多表现为腹部包块,血清AFP升高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最终确诊还需依赖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师生对八年制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期望,为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及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校已经完成医前教育阶段的八年制医学生78人(2008级22人,2009级20人,2010级20人,2011级16人)和相关任课教师32人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针对“对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方法的期望”“最期望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期望”等问题进行了解。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8%(43人)的学生和78.1%(25人)的教师期望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4.782,P=0.029);61.0%(47人)的学生和90.6%(29人)的教师最期望“多种方法结合应用”,包括讲授式结合板书、讲授式结合多媒体、PBL、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应试(刷题)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5.464,P=0.017),对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期望(>60%)多元化,包括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培养、能提高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间互动和沟通、能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结论 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具有较高期望和多样化价值需求,应重视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及改革指导。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在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正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难题。人们在不断反思后发现,长期对医学的片面认识是现代医学面临一系列困境和难题的根源之一;探寻走出现代医学困境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消除公众对医学和健康的片面认识,其关键就是重塑医学人才多维视野能力和素质。这既是走出现代医学困境、促进医学模式转变、满足人们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客观需要,也是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治疗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9例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个月至5岁5个月,平均年龄22个月。6例为右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3例为左侧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2例为腹痛,1例为血尿,1例为腹泻,1例为腹胀,4例为体检发现。结果9例术前经增强CT及彩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区肿瘤,与周围脏器无浸润,下腔静脉无瘤栓;8例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例肝脏转移;内分泌检查均为无功能性肿瘤。9例中7例经腹腔途径手术,2例经腹膜后途径手术;9例均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腹腔镜操作)时间137 min,平均出血16.3 mL(5~40 mL),1例输血100 mL,肿瘤平均直径4.3 cm(2.5~5.4 cm)。术后病理检查结果:5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神经瘤。术后均恢复良好,Ⅰ期病例未行化疗,Ⅳ期肝脏转移病例术后予化疗,平均随访时间8.6个月(2~3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路径切除儿童肾上腺区神经母细胞瘤均安全、有效,腹膜后途径在显露及血管处理上更具优势,腹腔途径在操作空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重庆渝中区街道老年期痴呆横断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调查4个居委会共计1519≥65岁的老人。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及自选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初筛。再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修订第IV版(DSM-IV-R)临床诊断和Hachinski缺血量表进一步确定和区分为Alzheimer型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73%,其中AD患病率为4.8%,VD患病率为0.59%,混合型患病率为0.34%。结论 高龄、低文化水平、丧偶独居、性格内向是AD和VD的共同易患因素,女性可能还是AD的危险因素,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高血压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应对未来战争保障复杂不确定性、满足三军一体化卫生联勤保障、适应军事医学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培养USB型联勤军事医学人才,即适应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向信息化转型需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广泛适应性的通用复合型军事医学人。借鉴外军经验,从时间、硬件、软件三个维度构建了USB型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刚藤分散片(JDT)灌胃给予小鼠后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方法先进行预试验,采用JDT可供灌胃的最大浓度936.0生药g/kg剂量组予小鼠一次性灌胃,无法测出本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后改作小鼠最大给药量试验,采用JDT 234.0、468.0、936.0生药g/kg剂量组分别一次性灌胃,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中毒症状和记录死亡动物数.结果试验期间小鼠活动状况与饮食情况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和死亡,解剖和尸检内脏器官无异常.小鼠对本品口服最大耐受量(MTD)>936.0 g/kg,约相当于临床人口服用药剂量的80倍.结论说明本品毒性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旋糖酐铁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水平和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雌雄各半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的右旋糖酐铁隔日腹腔注射(IP),注射6周后,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做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组织中MD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SOD和GSH-PX的活性则明显下降(P〈0.001)。血清ALT、ANT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且有剂量效应关系;而血清AKP、ACP活性较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经铁染色后镜下可见低剂量组有少量铁均匀分布,中高剂量组则有大量铁存在。结论过量的铁可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铁在肝脏内代谢释放出铁离子,游离的铁离子介导脂质过氧化而造成肝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