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数字水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盲图像水印方法,本方法.利用小波包分解在图像和音频文件中构造信息冗余,嵌入的水印为二值图像,提取时不需原始信息和水印信息.对比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抵抗常见的水印攻击,在经过加噪、平滑、缩放和压缩等信号处理后仍能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内含风池穴三维形态结构的虚拟人体模型。方法 :利用VHP数据集和VOXEL MAN虚拟人体开发平台 ,结合腧穴解剖学和针灸学知识 ,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开发出风池穴的可视化浏览器。结果 :通过交互式地调用风池穴的三维智能动画 ,可以观看到逼真模拟的针刺过程、该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 ,并借助于知识库的建立 ,深化对动画展示内容的理解。结论 :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了风池穴三维层面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在CT机数据格式未知情况下由视频图像的灰度重建CT数的算法.主要应用于PACS中的CT图像的数字化.该法通过对若干幅视频采集的CT图像的处理,由灰度反求CT数.随后,在所有的CT图像的存贮和传输的过程中用CT数代替灰度图像,需要图像时,再将CT数按新的窗宽、窗位转化为灰度图像.这种方法应用于没有数字接口的CT机上,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CT机上根据窗宽、窗位的变化得到不同图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验效果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DICOM标准的发展及最新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DICOM标准2003版的变化以及将来版本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生物医学成像的若干发展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医学成像的发展动向.文章指出随着基因组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小动物成像的研究方兴未艾,微型CT、微型PET、微型MRI,前景诱人.图象引导的介入治疗仍是研究热点,着重于研究术中组织变形后的图象配准与实时治疗监护.所有的成像技术都朝提高灵敏度、空间分辨力与时间分辨力的方向努力.细胞成像、分子成像已引起注意.多种模式结合在一起的成像装置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磁共振成像朝快速获取数据的方向努力以便做成实时高分辨力MRI.磁共振弹性图和扩散张量成像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CT研究有新局面:锥束螺旋CT、倒置CT等即将走出实验室,4DCT已见初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显示任督二脉在数字人体上的体表循行路线,为经络教学和科研提供平台.方法:通过定义腧穴为控制点,并适当插值,合成骨架曲线,实现面绘制,重建经络管状模型.结果:重建后的经络模型视觉效果好,并可以显示任督二脉的体表循行路线及其腧穴和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结论:任督二脉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可为构筑经络教学和研究平台提供数据载体.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数字人体和穴位研究中的应用。在融合了腧穴组织结构信息的三维数字人体基础上,根据各组织的物理特性.分析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力,以及部分行针模式中的力感特征,建立力学模型模拟针体受力.并通过力反馈设备真实地传递给操作者.为视觉和触觉信息融合一体的三维针灸人体建模作了初步探索,为针灸教学提供了一种动态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8.
时频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许多生物医学信号的频率分布随着时间迅速变化,传统的傅立叶谱分析技术显然不能满足对这类时变信号的分析。通过对一个一维时间或频率信号进行变换,其时频表示能够在时间--频率平面上描述信号的能量分布。实际研究表明,时频分析方法能够解决很多生物医学信号问题。着重论述时频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COM的三维医学图像重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个自主开发的三维医学图象重建系统,整个系统采用COM技术完成,有良好的可升级扩展和维护性能,其主要功能包括图像滤波和增强、图像分类和分割、图像插值、三维显示等。可在低配置的PC机上进行运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期门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以VOXEL-MAN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期门穴相关解剖结构的辨认、分割以及可视化。结果:实现了期门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建立了相关医学知识库,生成了QTVR格式的智能动画。结论:期门穴三维形态能多层次、多角度显示期门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全过程,有助于提高针刺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