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考察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功能是否存在缺陷。方法:31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和31名正常对照组受试完成了改良版N-back任务(0-back和2-back)。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工作记忆指标(反应时、总正确率及连续反应正确率)上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记忆负荷主效应显著,2-back任务的总正确率显著低于0-back任务;边缘性人格障碍组的连续正确反应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但连续正确反应率与冲动得分相关不显著。结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工作记忆存在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累积的生活事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神经质是否对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方法:共有7399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及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量表。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应激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结果:大学生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以及童年创伤事件对其抑郁程度都有显著的影响,而神经质会对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18),神经质水平高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水平。结论:应激性事件会显著增加个体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神经质调节了应激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冗思反应量表简版(10-item 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10)在抑郁症状阴性和阳性大学生人群中的测量等值性,并探讨抑郁与冗思的关系。方法:7842名中国在校大学生完成了RRS-10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根据CES-D的划界分,有7347名大学生为抑郁阴性组,495名为抑郁阳性组。结果: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RS-10的两因子结构在抑郁症状阳性组和阴性组样本中均拟合良好。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RRS-10在抑郁症状阳性组和阴性组两样本间达到部分等值。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抑郁症状阳性组在冗思总体水平、沉思因子及反思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抑郁阴性组。结论:RRS-10在抑郁阳性组和阴性组两样本间具有部分等值性。抑郁阳性个体的冗思水平显著高于抑郁阴性个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