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有毒烟雾或化学物质对呼吸道所致的损伤,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其多发生于大面积烧伤,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要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气管切开术,以防窒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3.
烧伤是一种突发的意外伤害,特别是发生在头面部的烧伤,患者由于担心容貌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临床资料显示[1],烧伤治疗过程中的成功与否与患者心理状况密切相关.我科选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入院的头面部烧伤患者36例,致伤因素:火焰28例,热蒸气5例,烟雾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ADSC-Exo)能否促进肉芽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方法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术后废弃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ADSC),超滤浓缩离心方法收集ADSC-Exo,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ting测定表面标志物,Nanosight分析仪检测粒径和浓度;取烧伤创面的肉芽组织,分离培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进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成纤维细胞划痕实验设立空白组和ADSC-Exo组,检测ADSC-Exo在培养24、48 h对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作用。Transwell共培养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ADSC-Exo共培养组和ADSC共培养组,检测ADSC-Exo与ADSC在培养24、48、72、96 h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成纤维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ranswell共培养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电子显微镜下ADSC-Exo可见囊泡结构,直径在40~100 nm之间,ADSC-Exo标志物CD81、CD63的蛋白表达阳性,Nanosight检测显示其直径峰值聚集于55 nm。成纤维细胞镜下外形呈多角形或长梭形,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质呈棕黄色。培养24 h,ADSC-Exo组划痕迁移面积(46.2±9.8)%与空白组(31.7±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 P<0.05);培养48 h,ADSC-Exo组迁移面积(85.5±5.3)%与空白组(71.2±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 P<0.01)。Transwell共培养结果示培养48 h ADSC共培养组吸光度值(0.37±0.05)与空白对照组(0.29±0.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2 h,ADSC-Exo共培养组吸光度值(0.51±0.05)和ADSC共培养组吸光度值(0.53±0.0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38±0.06),培养96 h,ADSC-Exo共培养组吸光度值(0.68±0.07)和ADSC共培养组吸光度值(0.72±0.11)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54±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结论超滤浓缩离心方法能够分离ADSC-Exo;ADSC-Exo可显著促进肉芽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1976~1982年我院对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的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h—V_1)动态改变进行了观察,以探讨其对肺心病伴发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病例选择:(1)肺心病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43~57岁,均符合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2)冠心病组22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