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其血糖及微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利拉鲁肽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微炎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Two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A1c,HbA1c)等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人急性时相血清淀粉样蛋白A(Acute-phase serum amyloid A,ASAA)等微炎状态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中应用,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微炎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明治”疗法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鹿角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9例鹿角型结石患者.50例患者可通过经皮肾手术一期清除结石,52例患者通过“三明治”疗法清除残石.该组病例中没有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 “三明治”疗法是治疗鹿角型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关系,探讨前列腺炎在BPH病程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9年2月间的466例良性BP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值、最大尿流率(Qmax),及是否出现急性尿潴留和接受相关手术治疗。结果:合并前列腺炎的患者423例(90.77%,PS/BPH组),单纯BPH患者43例(9.23%,BPH组)。与BPH组比较,PS/BPH组患者病史延长,IPSS和QOL评分明显增加,前列腺体积和移行带体积显著增大,最大尿流率减小,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概率增高,接受外科治疗的比例也较大。但是,年龄和PSA相关值(总PSA、游离PSA、游离与总PSA的比值、PSA的密度)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炎可能是BPH的病因之一,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增加急性尿潴留和相关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尹嵘  岳栋  马俊 《肿瘤药学》2012,(3):187-189,207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survivin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SGC-7901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其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紫杉醇处理SGC-7901细胞后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紫杉醇可以诱导胃癌细胞系SGC-7901survivin蛋白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导致肿瘤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镜治疗马蹄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马蹄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马蹄肾患者中2例为双肾多发结石.5例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60%(3/5)的患者可通过一次手术清除结石.该组病例中没有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马蹄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40天前症状加重,排尿时呈蹲位,于2009年7月28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正常,尿常规阴性,B超示膀胱旁可见一无回声区,边界清,大小约147mm×68mm,后方回声增强,与膀胱相通,肝胆胰脾肾腹腔腹膜后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膀胱憩室,经肛前列腺彩超。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症微创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H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及微创治疗等,其中微创治疗因其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泌尿外科医生接受,如经尿道针刺射频消融术(TUNA)、高能聚焦超声治疗(HIFU)、经尿道微波治疗(TUMT)、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等,本文对此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羽佳  岳栋 《海南医学》2012,23(6):55-56
目的探讨"三明治"疗法治疗鹿角型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157例鹿角型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三明治"法治疗8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68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 "三明治"组结石清除率达到88.1%,而经皮肾镜取石术组的结石清除率只有4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明治"组病例中无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 "三明治"疗法是治疗鹿角型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治疗结石效果优于传统的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10月间采用经尿道手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80岁以上患者均顺利完成经尿道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平均手术时间53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51g,术中5例输血300ml,3例术中发生轻度电切综合征,均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其中的53例患者随访1~62月,IPSS评分较术前平均下降17.5分,QOL平均下降3.6分,Qmax平均增加9.2ml/s,残余尿量平均下降75.3ml.结论 高龄BPH患者,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经尿道手术仍是一种安全可行、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明显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的临床因素与前列腺增生症(BPH)相关下尿路症状(LUTS)之间的关系,了解影响BPH有关LUTS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4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病史、最大尿流率(Qmx)、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总PSA、游总比(f/tPSA)、组织炎症对IPSS值的影响,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移行带体积、Qmax、PSA及前列腺组织炎症对IPSS评分影响显著.随着年龄增大和移行带体积的增加,IPSS值变大;随着最大尿流率的减少,IPSS值显著增加(P<0.05).当PSA ≥4 ng/mL时,IPSS值要显著大于<4 ng/mL组(P<0.05),但是介于4~10 ng/mL组和≥10 ng/mL组的IPSS评分并无差异(P>0.05).合并前列腺组织炎症患者的IPSS值要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0.05).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所有可能影响IPSS评分的因素中,Qmax和前列腺组织炎症与IPSS评分密切相关(β=-0.807,5.736;P<0.001).结论 前列腺组织炎症和Qmax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最显著.其他的临床因素如患者年龄、移行带体积和PSA值对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影响有限,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并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