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 PU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PU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结果及随访。结果 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60~85岁,平均77岁。肿瘤位于输尿管1例,膀胱9例,肿块直径2~6 cm。镜下见肿瘤组织弥漫排列,呈实性巢团状、条索状或梁状排列,黏附性较差,细胞小至中等大,胞质丰富、透亮或嗜酸性,细胞核大,偏位或居中,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类似于浆细胞特点。免疫表型:CKpan(10/10)、CK7(10/10)、EMA(10/10)、UroplakinⅢ(9/10)、GATA3(8/10)、CK20(7/10)、p63(9/10)、p53(9/10)和CD138(7/10)均阳性;E-cadherin、CD38、CD45、Kappa/Lambda、S-100、CgA、Syn、HMB-45、Melan-A和ALK均阴性。6例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检测:其中3例阳性,该3例阳性者行TERT基因突变检测为1例外显子突变,2例野...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复杂多样,病种多,发病率高,易致流行,危害严重。依微生物学分类,腹泻病原体涉及细菌、病毒与寄生虫等门类,现就细菌性腹泻病原体综述如下。1常见的致泻病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通常居于人及动物肠道内,它们大都属正常肠道菌群,但部分可致人肠道外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4例角化棘皮瘤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发生于臀部1例,鼻前庭1例,其余均发生于曝光部位,均为单发型。肿瘤呈半球状突出于皮肤表面,中央充满角质栓,似"火山口"样,边缘有唇状表皮包绕。结论: 角化棘皮瘤的诊断依据特征性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应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鉴别,局部完整切除皮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例OPRCC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OPRCC中,2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分别为41、45、65岁。3例均为体检发现肾肿块,例1及例2肿块位于肾下极,例3位于肾中上级,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长径分别为3.0、3.5及4.5 cm,瘤细胞细胞质丰富,嗜酸性,核Fuhrman分级2~3级,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乳头内见泡沫细胞聚集。免疫表型3例瘤细胞vimentin、CK7、CD10、AMACR、EMA、CK均阳性,而TFE3、CD15、CD117、RCC、E-cadherin等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3例瘤细胞均有7、17号染色体扩增。结论:OPRCC是肾细胞癌的罕见亚型,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与1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相似。应与嗜酸细胞瘤、嫌色性肾细胞癌、Xp11.2易位肾细胞癌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TIPS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4例确诊为HRS的患者进行TIRS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测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宽度及血流速度、血肌酐清除率、尿钠、尿量;术前及术后两周测部分肝功及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TIPS手术治疗后门脉血流速度加快,门静脉宽度下降,门静脉压力下降,尿钠排泄、肌酐清除率及尿量增加,血清肾素、醛固酮下降(P<0.05)。TIPS治疗HRS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膦甲酸钠 (PF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 我科自 2000年 9月至 2001年 3月应用 PF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4例 , 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7.
1997~1999年.我们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1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59例;年龄8个月至12岁,平均7岁。患儿均有不洁饮食史,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10余次,带有脓血或粘液,部分下坠明显;22例合并呕吐、中度脱水。镜检可见红、白细胞及脓细胞,少数可见吞噬细胞。 治疗方法: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除卧床休息及对症处理外,均用庆大霉素4万~16万 U、地塞米松3mg加生理盐水50~80ml行左侧卧位直肠保留灌肠(气温低时适当加温),每日两次;伴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izarre parosteal osteochondromatous proliferation,BPOP)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BPOP进行HE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BPOP患者发病年龄17~48岁,无性别差异,均感觉肿痛不适就诊,病变位于四肢长、短管状骨。X线示宽基底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起源骨膜下完整的骨皮质,病变部位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亦不相通,其中1例伴附骨的骨皮质轻度破坏。镜下见主要由软骨、骨和纤维组织无规则排列而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大部分钙化软骨,即多形性骨小梁中的"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骨小梁间有大量的血管、纤维组织增生。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骨软骨瘤样病变,术后高复发性,无转移,恶变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诊断,易误诊,需与骨旁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另收集12例膀胱鳞状细胞癌和15例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DSG3、MAC387及p40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分别为15例(83%)、17例(94%)和17例(94%),在膀胱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11例(92%)、12例(100%)和12例(100%),在普通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分别为2例(13%)、4例(27%)和12例(80%)。结论 DSG3和MAC38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中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封扬  夏燕  吴玲玲  王小双 《安徽医药》2022,26(7):1374-1377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 2017年 3月至 2020年 8月病理科诊断的 6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 EAML均为女性,年龄范围 35~87岁,平均年龄 58.3岁。影像学术前 2例考虑为错构瘤, 4例为肾脏占位,肾癌待排。显微镜下肿瘤由不同比例的上皮样细胞,血管,平滑肌,脂肪组织和慢性炎细胞构成,上皮样细胞占肿瘤成分的 60%以上,部分细胞异型明显,灶区伴坏死。免疫组化梭形细胞抗体黑色素瘤( HMB-45)(5/6)、黑色素 A(Melan-A)(5/6),波形蛋白( Vimentin)(6/6)转录因子 E3(TFE-3)(1/6)S-100蛋白( S-100)、内皮细胞标志物( CD34)、共同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 CD10)、细胞角蛋白(,CKpan)均( .)Ki-67增殖指,数 1%~10%。结论 EAML是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性肿瘤,以增生的上皮样细胞为主,兼具 AML的三种成分。临床,易误诊,生物学行为有复发及转移倾向,需临床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