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330 autopsies performed at the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this hospital during 1958.-1981, including 415 newborns, a.re studied. Among the 371 cases of congenital anomalies (110 new- borns), 173 were 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 (66 newborns), a 13% morbidity forming 46.5'70 0f all congenital anomalies seen. The 66 nowborns were 6070 0f all neonatal clan- genital anamalies and 38.2To of all cardiovascular anomaLies. Fetal stage diagnosis and early ter- mination of pregnancy when necessary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液压扩张对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张因素因子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成年健康大白兔24只,对其右侧颈总动脉用不同压力(Pa=40,80,120,0cmH2O,1cmH2O=0.098cmHg)进行液压扩张,并在扩张前,扩张后1h,3h,6h,12h,24h,48h,72h,共8个时间段自耳静脉取血。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定液压扩张后不同时间国际通用的PGI2代谢产物α-Keto-PGI2的含量来供表PGI2的水平。结果:压力为40cmH2O时,内皮细胞分泌PGI2水平下降,与对照组(0cmH2O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PGI2的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压力为80cmH2o时除3h组显著下降外;其它不同时间段PGI2的分泌也受到轻度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压力上升至120cmH2O时,每个时间段PGI2的分泌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液压扩张在一定压力范围内(P≤80cmH2O)对PGI2的分泌没有明显影响;而当压力超过120cmH2O时,PGI2的分泌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吸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40例吸烟病人和40例非吸烟病人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血脂测定,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组多发性斑块、软斑、混合斑显著多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非吸烟组(P<0.01)。结论:吸烟能升高TC、LDL-C,降低HDL-C,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131)I治疗过程中外周血象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治疗过程中131I累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方法甲状腺癌术后患者 177例 ,随访时分别测其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和血小板(PLT) ,观察不同性别、年龄、131I累积治疗剂量、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转移时外周血象的变化 ,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对WBC和PLT影响不大 (FW =0 .399和FP=0 .90 3 ,P均 >0 0 5 ) ,但女性RBC和Hb明显低于男性 (FR=2 5 .2 17和FH=30 .895 ,P均 <0 .0 1) ;年龄、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转移状况对血象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各131I累积治疗剂量组血象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而且血象的变化与131I累积治疗剂量间呈线性关系 ,随着131I累积治疗剂量的增加 ,血象呈降低趋势。结论 131I累积治疗剂量对骨髓抑制有一定的影响 ,其外围血象的变化与131I累积治疗剂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脉压(PP)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20例药物规则治疗下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根据脉压水平的不同,分为PP<60 mmHg和PP≥60 mmHg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CAPR)、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内径(LD),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A/E),生化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评价不同脉压水平的靶器官损害.结果与PP<60 mmHg组比较,PP≥60 mmHg组CAPR、IMT、LD、AOD、LAD、LVMI、A/E、BUN、Scr均显著升高(P<0.05),LVEF、Ccr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脉压增大,可促进心脏、血管及肾脏等靶器官损害,控制脉压可以减轻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术后131I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13 1I治疗时间、13 1I剂量、TSH水平以及剩余甲状腺外转移灶是否同时摄碘等因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 1I清除剩余甲状腺的影响。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 85例 ,手术治疗后 ,口服13 1I 1.11~ 5 .5 5GBq进行首次13 1I治疗 ,3~ 6个月后随访 ,以颈部剩余甲状腺显像与周围本底相比未见摄碘为成功清除的标准。结果85例中成功者 5 8例 ,成功率 6 8.2 %。不同的13 1I剂量、手术方式、术后首次治疗时间、TSH水平的变化以及剩余甲状腺外转移灶是否同时摄碘分别与成功率有一定关系 ;其中术后首次治疗时间与成功率之间呈负相关 (r=- 1.10 84,r0 .0 1( 3 ) =0 .95 9,P <0 .0 1)。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与成功率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 适当的13 1I剂量、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首次13 1I治疗时间 3个月以内、5 0mU/L以上的TSH水平以及仅有剩余甲状腺摄碘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疗效较好。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术后^131I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变化的关系.方法:17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14C呼气试验结果,分为HP(+)组和HP(-)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包括TC、LDL-C、LDL-C、TG)、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与HP(-)组比较,HP(+)组24小时动态脉压(PP1)、白天平均脉压(PP2)、夜间平均脉压(PP3)均显著升高(P<0.001),最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max)、平均颈总动脉内径(Diam)、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CAPR)均显著增加(P<0.05),TC、LDL-C、CRP、FIB均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HP感染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显著增加,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费劲松  季鸿  陈范元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22-1323
目的 :观察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92例 ,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 ,测定三组患者的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血清尿酸水平越高 ,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越低 ,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1) ,直接胆红素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和 (或 )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PSA与fPSA联合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的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3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76例及30名正常人的PSA、fPSA和fPSA/PSA比值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以血清PSA值4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0.6%;如果以血清PSA值4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则为85.3%。这说明联合检测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