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者,男,48岁.因头痛3年,伴视物不清半年,加重伴呕吐3d人院.体检:神志清,精神差,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手动,双眼视野缺损,呈管状视野,左侧眼球活动受限,眼睑下垂,左侧瞳孔直径约0.4 mm,对光反应消失,右侧瞳孔直径约0.2 mm,对光反应迟钝,余(-).头颅MRI(图1)示鞍区占位病变侵入蝶窦、筛窦、双侧海绵窦,并从鞍旁延续至左侧颞窝,视交叉明显上抬,正常垂体结构消失,鞍底及斜坡骨质破坏.MRI平扫,T1呈等低信号,参杂少部分高信号,T2星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不规则强化.垂体激素系列仅示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像诊断:鞍区及左颞窝硬膜外占位:恶性垂体瘤?转移瘤?临床诊断:垂体瘤卒中?恶性垂体瘸?转移瘤?  相似文献   
2.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较差,但目前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目的分析首发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行PCI的首发AMI患者426例,根据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分为A组(HFpEF患者,n=85)和B组(射血分数保留的非心力衰竭患者,n=32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情况、预后及住院时间。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病变血管支数对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有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吸烟率、心率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B组,舒张压低于B组(P0.05)。(2)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hs-CRP、空腹血糖、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入院时左心房直径(LAD)、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B组(P0.05)。(4)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数量、左主干(LM)梗死者所占比例、左回旋支(LCX)梗死者所占比例及PCI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缺血再灌注时间、病变血管支数及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梗死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发生率、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突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发生率高于B组(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OR=1.248,95%CI(1.031,1.511)〕、NT-proBNP〔OR=1.005,95%CI(1.003,1.008)〕及病变血管支数〔OR=4.108,95%CI(1.595,10.578)〕是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7)ROC曲线显示,hs-CRP、NT-proBNP、病变血管支数预测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5、0.959、0.589。结论 PCI后发生HFpEF的首发AMI患者预后较差,其中hs-CRP、NT-proBNP及病变血管支数是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且NT-proBNP对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收治的213例脑挫裂伤患者,入院时均无或仅有较小颅内血肿,均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106例脑挫裂伤患者早期用速尿脱水,7h内不用甘露醇;对照组107例早期用甘露醇脱水,其他止血、护脑等基本治疗两组相似。72h内动态复查头颅CT,观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发生率及手术率,伤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出现颅内PHI36例(34.0%),对照组为62例(57.9%);治疗组需开颅清除血肿者12例(11.3%),对照组为27例(25.2%);GOS评价预后,治疗组恢复良好者73例(68.9%),对照组53例(49.5%),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挫裂伤后早期应用速尿脱水,不用甘露醇,能减少颅内PHI的发生率及因此而需手术患者的比例,降低脑挫裂伤患者的残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1 对象与方法2008年2月-2010年1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神经外科对51例需行大骨瓣开颅术的病人应用额顶枕弧形改良皮切口,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5~75岁,平均33.6岁.其中颅脑损伤39例,自发性脑出血10例,恶性脑肿瘤2例.治疗方法:与常规额颞顶“?”形切口不同[1-2],额顶枕弧形改良切口始于乳突后,弧形向上方延伸至顶结节,再弧形向前至前额发际内,皮瓣及肌肉瓣不分离,同时向额颞部翻转.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3年~2008年在7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中采用鼻蝶位薄层冠状CT定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32例,女38例;年龄28~80岁,平均40岁。病程2个月~10年。视力、视野改变45例,闭  相似文献   
6.
王莹  曾山  孟凡鹏  王健宇  赵鹏 《武警医学》2022,33(5):383-385
 目的 探讨增加导管接触力诱发消融法治疗常规消融失败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10至2021-04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顽固性AVNRT患者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采用Carto-3系统,按照常规方法消融,出现持续性交界区心律,达到有效消融终点后仍能诱发AVNRT。采取增加导管接触力压迫原消融区诱发心动过速的方式,探寻不可诱发点,在该点位加压持续消融。结果 5例手术全部成功,操作时长为(9.4±2.4)min,不可诱发心动过速的平均接触力为(15.4±2.2)g,加压消融最大接触力为(10.4±2.3)g,相比常规消融(5.8±1.6)g,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放电时长为(68.6±8.5)s,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8.6±14.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对于常规消融达到有效终点仍可诱发心动过速的顽固性AVNRT病例,采用增加导管接触力诱发消融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脑室内出血最常用的暂时性治疗手段是侧脑室外引流术。临床上,侧脑室外引流术引起的颅内感染较常见。我院自2005~2010年对脑室内出血病人分别行经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及常规放置引流管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表明与常规放置引流管,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能明显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仙”炒焦增效质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病综合征由于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高黏质血症等容易形成血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参数有明显变化.为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游泳训练对于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关于游泳训练对于心血管系统功能获益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分析,并对同质性结果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研究,合计41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游泳训练降低收缩压[MD=-6.07, 95%CI(-10.19,-1.95),P<0.01]、舒张压[MD=-2.77,95%CI(-5.09,-0.45),P<0.01]、静息心率[MD=-4.63,95%CI(-5.21,-4.04),P<0.01]、总胆固醇[MD=-9.05,95%CI(-11.32,-6.77),P<0.01]、低密度脂蛋白[MD=-4.08,95%CI(-5.69,-2.48),P<0.01]、三酰甘油[MD=-8.16,95%CI(-12.33,-4.00),P<0.05]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游泳训练可以使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健康,包括血压、血脂等方面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