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女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118例躁狂发作患者平均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和碳酸锂组,在治疗前,治疗1、2、4、6周末及3月、6月末分别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末检测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并记录月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BRM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丙戊酸镁缓释片组BRMS评分第2周时低于碳酸锂组(t=2.75,P<0.01)。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6.7%,碳酸锂组总有效率为84.5%,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末PRL、E2、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t=2.42,4.05,2.36;P<0.05),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t=2.91,P<0.05),碳酸锂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女性躁狂发作疗效肯定,起效快,安全性高,但可能引起激素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03—2014-08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65例和60例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同时对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Ⅰ型患者血清IL-1β、IL-2、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Ⅱ型患者;男性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IL-1β、TNF-α水平比较,男女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之间有关联,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望通过抑制其细胞IL-6水平和TNF-α等细胞因子得以治疗。  相似文献   
3.
危险及有害性饮酒者早期干预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危险性及有害性饮酒者的疗效,以寻找预防和减少酒依赖及酒精所致相关危害的途径。方法用特定量表筛选出社区内符合标准的危险性及有害性饮酒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采用系统的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干预。两组分别进行肝功能、症状自评量表(SCL-90)、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DMD)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早期心理干预组的实验室指标(ALT)、相关量表分值评定及饮酒量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5.34,65.60;P0.01)。结论对危险及有害性饮酒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酒精造成的躯体、精神损害,减少酒精所致的各种危害,特别是酒依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T)在首发精神分裂症(F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唐山市第五医院FES患者83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MRI、CT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FES影响因素,分析FES患者脑萎缩、额叶CT值、ACC NAA/Cr、Glu/Cr、T2信号值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RI、CT参数对FES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额叶CT值、ACC Glu/Cr低于对照组,脑萎缩比例、ACC NAA/Cr、ACC T2信号值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萎缩、额叶CT值、ACC Glu/Cr、认知功能评分降低及ACC NAA/Cr、ACC T2信号值升高均为FES独立危险因素(PP<0.05);脑萎缩FES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低于无脑萎缩患者(P<0.05);FES患者额叶CT值、ACC Glu/Cr与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ACC N...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入选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G、LDL-c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以通过调节血脂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现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酒依赖患者系统综合治疗后半年及1年的复饮情况。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系统综合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确定半年、1年2个时点的复饮率并利用相关量表(酒精依赖严重程度问卷SADQ—C;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精神状态和依赖程度评定。结果系统综合治疗的酒依赖患者半年复饮率36%,1年复饮率23%,复饮率随治疗进展降低,相关量表评估结果呈相应改善趋势。结论酒依赖患者系统综合治疗后复饮率降低,时点复饮率(半年,1年)有明显时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液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细胞学检测.结果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血液MCV,MCH显著升高,MCHC无明显变化.结论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MCV,MCH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长期监测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精神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6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基础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口服阿立哌唑,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西药甲磺酸溴隐亭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基于基础治疗,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月经周期、月经量;随访半年,观察患者闭经复发的情况。于安静清醒状态下、上午8—9时取血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型)取待测血液,以备检测催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激素(E2),结合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短期和长期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PRL均降低,且降至正常参考值以内(102~496 m IU/L)(P0.01);而LH和E2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2组比较,PRL、LH、E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薄(t=4.14,P=0.000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55.17%,总有效率为82.76%,而对照组治愈率为35.17%,总有效率为71.4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观察2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的远期疗效,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仅为6.25%,而对照组复发率为2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通过降低患者的PRL水平和提高LH、E2的分泌水平,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酒依赖者与人格障碍共病情况.方法 由精神科医生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人格障碍定式临床诊断(SCID-Ⅰ)对96例酒依赖者和健康人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研究组人格障碍共病率71.9%,常见的为反社会型、边缘型、回避型、偏执型、消极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3.2,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