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从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可与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模拟肽。方法:通过生物淘选使噬菌体富集。利用ELISA法,鉴定噬菌体单克隆原种的亲和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竞争ELISA,分析筛选所得抗体模拟肽的结合位点,并进一步分析抗体模拟肽的序列组成。结果:随着淘选次数的增加,出现噬菌体的富集。ELISA的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肝细胞,筛选所得环状7肽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2均有良好的结合活性(P<0.05),且与SMMC7721细胞的结合活性明显优于与BEL7402细胞的亲和性(P<0.05)。在α=0.01的水平上,7肽单克隆噬菌体原种可明显与scFv竞争结合SMMC7721细胞(0.005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AlphaLISA)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方法 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偶联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另一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偶联感光微球构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体系.采用SARS-CoV-2真核表达抗原和灭活病毒对AlphaLISA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商业化ELISA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 确定单抗1#与多抗组别作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的抗体对,AlphaLISA对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检出限为0.39 ng/ml,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批内差1.90%~8.93%,批间差1.75%~9.04%,对不同临床样本的检测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与ELISA试剂盒相比对灭活病毒的检测敏感性更高.结论 AlphaLISA可实现对SARS-CoV-2的高效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补体异常激活可大量产生过敏毒素C3a分子,通过利用C3aR受体拮抗剂(C3aRa)可抑制C3a功能,达到治疗流感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PR8/MRSA)共感染小鼠肺炎损伤的目的 ,探究一种治疗共感染重症肺炎损伤的新策略.方法 PR8/MRSA共感染小鼠尾静脉注射C3aR受体拮抗剂C3aRa,剂量1 mg/kg,1次/2 d,观察记录小鼠死亡率变化;测量共感染小鼠体质量,取新鲜肺组织称重,计算肺指数;制备小鼠肺组织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改变.结果 经过敏毒素受体拮抗剂C3aRa干预后的共感染小鼠较对照组生存率提高了30%,肺组织充血、水肿和出血程度减轻,肺指数明显下降(P<0.001).结论 C3aRa在流感/细菌共感染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为临床利用补体干预治疗共感染重症肺炎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6.
2型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革兰阳性兼性厌氧球菌,根据其荚膜多糖抗原性的差异分为35个血清型,其中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2,SS2)是毒力最强、危害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血清型之一,可引起猪败血症、脑膜炎及急性死亡,并可导致人感染,甚至死亡。然而,2型猪链球菌广泛存在于正常猪的呼吸道中,猪群是否会发生猪链球菌病与其带菌率的高低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猪链球菌细胞壁蛋白SSU05_0272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β-catenin的调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从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研究SSU05 _0272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β-catenin的调控.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SU05_0272蛋白能下调β-catenin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也显示,SSU05_0272蛋白能下调β-catenin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含量.结论:SSU05_0272调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β-caten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9.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指脑血管异常导致局部血管瘤样突起,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多见原因,发病率为1 %~5 %[1-2].该病在脑血管意外中居于第3位,但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病死率约为40 %~50 %.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 Basilar bifurcation aneurysm , BBA )约占AN的5%,是后循环中最常见的动脉瘤[ 3-4 ].BBA 位置深,破裂后会导致脑组织水肿,四周穿支动脉多,周围结构较复杂,造成夹闭动脉瘤的难度大.BBA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血管内治疗动脉瘤,但栓塞后的动脉瘤可能出现再通、复发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致命的并发症.对于瘤颈巨大、较宽及动脉瘤顶部特殊朝向的动脉瘤仍需要手术治疗[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铜绿假单胞菌凝集素PA-ⅠL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评价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引物,构建pET-28a (+)-PA-ⅠL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用Ni 亲和层析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流式细胞术评价重组表达的PA-ⅠL蛋白对细胞表面Gb3/CD77的结合活性,菌落平板计数法评价重组蛋白在细菌黏附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功能.结果与结论 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后的PA-ⅠL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重组表达的PA-ⅠL蛋白能与细胞表面的糖鞘脂Gb3/CD77结合,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的PAO1对宿主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