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目的 筛选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差异mieroRNA.方法 收集3例患者的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并采用茎环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相对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miRNA基因68个,下调的miRNA基因81个.采用茎环逆转录荧光定量PCR对显著上调的hsa-miR-205,hsa-miR-200b和hsa-miR200c以及显著下调的hsa-miR-495,hsa-miR-216b的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筛选获得了子宫内膜癌的miRNA的差异表达谱,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小花  周胤健 《浙江医学》2011,33(2):250-252
导乐分娩的引进使原有分娩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一对一的陪伴服务,转变了产时服务模式,提高了分娩痛阈、缩短产程和降低剖宫产率, 但仍不能有效消除分娩疼痛,我们将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1998年7月~2003年7月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本文对11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以便于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规范产检并分娩的二胎孕妇4824例。按照前次分娩方式分为前次阴道分娩组3324例和前次剖宫产组1500例两组。比较两组孕妇在二胎分娩时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次剖宫产组本次分娩时剖宫产率为99.60%,高于前次阴道分娩组的5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子痫前期、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前次剖宫产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前次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后续的妊娠结局会造成影响,临床应更好地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障孕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5.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1998年7月~2003年7月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本文对11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以便于预防.  相似文献   
6.
周胤健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940-940,951
目的探讨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征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卵巢浆液性腺癌随访至2008年5月健在,分别存活68个月、46个月。1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仍化疗中,无复发迹象。1例失访。7例死亡患者平均生存14.8个月。结论卵巢正常大小的癌综合症术前易误诊率,预后差,首选手术治疗,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凶险型前置胎盘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置胎盘临床上比较常见,它是引起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凶险型前置胎盘是发生在疤痕子宫基础上的一种前置胎盘类型,临床上对其认识相对较少。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凶险型前置胎盘高胎盘植入率和产后大出血是其凶险性的主要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危害,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加强临床防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LSIL/CINⅠ)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次就诊的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LSIL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并经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LSIL/CINⅠ患者298例,对所有病例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4个月。根据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表达结果的不同分组: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194例,阴性表达组10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转归,并评估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预测LSIL/CINⅠ转归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对所有LSIL/CINⅠ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病变消退率分别为21.8%(65/298)、49.3%(147/298)、56.4%(168/298)和61.7%(184/298),其中79.9%(147/184)的消退病例发生在12个月内;病变进展率分别为4.4%(13/298)、9.7%(29/298)、13.1%(39/298)和14.1%(42/298),无子宫颈浸润癌发生,其中69.0%(29/42)的进展病例发生在12个月内。(2)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病变消退率(分别为26.3%、59.8%、68.0%和73.7%)明显高于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分别为13.5%、29.8%、34.6%和39.4%)(P0.05)。(3)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进展率(分别为9.6%和16.3%)明显高于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分别为1.5%和6.2%)(P0.05);而随访第18个月、24个月时,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进展率略高于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预测LSIL/CINⅠ转归具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分流初次就诊的TCT≤LSIL且HR-HPV阳性的LSIL/CINⅠ患者。对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的LSIL/CINⅠ患者需进行重点随访,警惕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9.
恶性卵巢甲状腺肿是卵巢畸胎瘤中甲状腺成份的恶性变,临床极为罕见.本文回顾本院分析2例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病例,对其诊治处理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方法多样,但部分患者极易复发,是困扰患者和妇科医生的一大难题.现对我院短期内复发的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因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在我院再次行宫腔镜电切割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