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指、趾甲增厚10余年来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部分指、趾甲增厚,渐累及全部指、趾甲,无自觉症状。不伴其他不适。曾四处求医,诊为“灰指甲”,并内服外用“多种药物”无效。其父母为近亲婚配,其胞弟(18岁)亦出现20甲增厚。余亲属未见发病者(图1)。体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体多毛部位皮肤雌激素受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直接荧光组化法对10例正常男性头皮、眉部、胡须、腋部、阴部皮肤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皮肤和附属器均有雌激素受体(ER)存在,而部位不同,含量各异。阻断对照:阻断率50%~90%。进一步证实皮肤是雌激素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3.
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自1982年着手筹建,1984年最早经国家教委和卫生部批准建立医学检验专业的全国六所高校之一,当年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1985年学制改为五年,1993年收免疫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又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去年面向全国招生;<放免新技术>被批准为国家级继教项目.医学检验系下设6个教研室、9个实验室和2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6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8名,博士2名,硕士8名,16年来已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毕业生805名,目前在校生450名.  相似文献   
4.
此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1928年Pasini首先描述,称大疱性萎缩性皮肤营养不良伴白色丘疹病。特点为扁平、坚硬而境界清楚的象牙白色小丘疹,有的皮损在毛囊周围、有皱纹、略高于皮肤表面。白色丘疹分布于腰骶部,少数亦可发于四肢、后颈、耳后及头皮,也可发生于口腔粘膜。Rook在1968年报告,在白色丘疹之上连续轻微地施加压力可发生大疱。Menter等发现白色丘疹病的皮肤具脆弱性。Goetz等也发现部分白色丘疹在沿皮肤的  相似文献   
5.
皮肤病一般不甚重笃,但有的病如皮肤肤癌、大疱病、重症药疹和结缔组织病等可危及生命。1967~1984年住我院的重症皮肤病和在门诊接受放射治疗的皮肤癌患者共700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106例(老年组)。现分析这106例的发病情况,住院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等,并与60岁以前的患者594例(非老年组)相比较,以观察重症皮肤病在老年人的发病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二期梅毒     
患者女,48岁,农民。主诉:躯干、双上肢红色扁平丘疹伴剧痒2个月。现病史:入院前2个月,患者不明原因在躯干、双上肢泛发淡红色扁平丘疹,约米粒至豌豆大,圆形或多角形,互不融合,表面有少许细薄鳞屑,伴剧烈瘙痒。在当地诊断为“银屑病”、“扁平苔藓”,治疗不详,瘙痒稍减轻,皮疹颜色变暗,未消退,来我院就诊。个人史:否认冶游史和下疳史。避孕方式:宫内节育器。其丈夫有可疑冶游史,否认下疳史,无皮疹。丈夫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阳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1∶2560。检查:…  相似文献   
7.
马拉色菌属的命名和分类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拉色菌属的命名和分类一直比较混乱,缺乏统一认识。近年来随着对马拉色菌属各菌种的形态学、生理生化学特性的研究,以及 PFGE和 RAPD的应用,该菌属被分为 7个种。本文就马拉色菌属命名和分类的演变过程、 7个种的特性,以及分类的鉴定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外阴部有扁平苔藓样丘疹的一女性病人,光镜下显示鳞癌样改变,电镜下有细胞转录合成蛋白质功能旺盛的表现,这些改变符合鲍文样丘疹病。经3%5-Fu霜等药治愈。本文对病因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真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虽从菌体、宿主等方面研究较多,但仍有不少不明之处.传统上对真菌的致病性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形态变化、毒素和酶等方面来进行的.近年来,真菌的酶学,特别是向菌体外分泌的蛋白酶与致病关系的报告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男3名,女8)。就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影响预后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