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体外培养的生长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光、电镜下进行定量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7—18天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体外生长发育过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3天时,神经元以2个突起为主,占81%;1周时,神经元以3个突起为主,占51%;2周时神经元以3~4个突起为主,分别占37%和31%。定量组化结果显示神经元SDH、AChE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在第3天分别为64.2和3.8,1周时分别为98.2和12.8,2周时分别为127.6和24.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培养神经元在第3天时,神经元特异烯醇酶(NSE)呈阳性反应。上述结果提示,体外培养胚胎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在第3天基本发育成熟。本文还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以改良Alen法制作Wistar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定量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脊髓前角细胞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应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脊髓白质内轴突数量;通过超微结构观察比较脊髓组织损伤程度。结果(1)损伤后不同时间治疗组前角细胞Ach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损伤后2周基本恢复正常;而AC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于损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2)治疗组脊髓白质一定面积内轴突数量多于对照组。(3)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组神经组织损伤及出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结论TRH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有较为可靠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体外原代培养技术,详细观察和描述了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在体外的形态发育过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稳定的胚胎下丘脑神经元培养模型。结果表明:细胞培养4h,大部分细胞已贴壁;12h,部分细胞开始向外伸出小的突起;24h,部分细胞成为具有两个突起的神经元;3天时,神经元胞体增大,部分细胞为具有3个突起的神经元;1周后,神经细胞突起互相连接成网,细胞突起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第4周时,细胞开始减少,但仍可见较大的、具有多个突起的神经元。本文还对细胞培养过程中胚胎胎龄的选择、细胞分离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的老龄性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老龄动物海马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青年组(3~5月龄)和老龄组(24~26月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老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的主要变化:突触连接缩短或间断、突触前后膜融合;突触小胞大量集聚、小胞大小不等;树突棘内棘器远离突触后膜,其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结论: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发生了明显的变性改变,这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乙酰胆碱脂酶染色技术包峰,高杰,李永明(脑研究所神经解剖研究室)关键词原代培养,神经元,乙酰胆硷脂酶类,染色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是神经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神经细胞的乙酰胆碱脂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下丘脑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实验在电镜下观察了老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Nucleus,ARN),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SON),室旁核(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的改变及人参皂甙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大鼠ARN,PVN,SON神经元脂褐素面积比青年组增多10倍(P<0.01),而给药组脂褐素面积比老龄组减少50%(P<0.01).老龄组变性线粒体在ARN、SON、PVN分别为27.2%、28.9%、29%;而给药组则分别为6.8%、7.2%、8.1%。同时还发现老龄组神经元内有各种细胞器变性及膜性结构的存在,而给药组这些改变都明显比老龄组有所减轻。实验证明人参皂甙确实能明显地延缓神经细胞衰老,并提示它具有稳定神经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后不同时间半影区内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时间半影区内神经元中溶酶体超微结构及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细胞化学电镜和彩色图像技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时间上述指标改变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缺血1h、1d、3d后溶酶体面积分别为(0.696±0.365)μm2、(1.421±0.515)μm2,(2.172±0.616)μm2,正常对照组为(0.535±0.158)μm2,1d、3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cPase灰度值分别为169.67±5.341、116.724±4.690、98.951±4.794,正常对照组为176.711±6.752,1d、3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缺血3d后半影区神经元开始破坏,缺血时间越长,神经元损伤越重。<P>  相似文献   
8.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老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室旁核(PVN),弓状核(ARN)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人参皂甙对这些改变的影响。结果:老龄组各核团神经元的突触发生两方面变化,其一,突触前后膜致密物变薄,突触连接间断、缩短,突触呈“S”样弯曲;人参皂甙组,前三种改变明显减少,而未见突触呈“S”样弯曲。第二,突触小泡大小不等、数量减少、聚积、小泡远离突触前膜,轴突终末大颗粒囊泡减少;人参皂甙组  相似文献   
9.
实验选用健康的Wistar大鼠,应用光、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了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酸性磷酸酶的衰老变化,同时对比观察了人参皂甙对上述改变的影响.光镜结果表明:酸性磷酸酶含量老龄组比青年组增加36%,而给药组较老龄组减少20%;电镜结果表明: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面积老龄组比青年组增加5倍,给药组较老龄组减少2.5倍(P<0.01).光、电镜结果均提示老龄时海马CA3区神经元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而人参皂甙具有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