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osteoglycin(OGN)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h开胸取出肺组织,提取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OGN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OGN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栓塞前后大鼠肺组织中OGN的表达变化及组织分布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观察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 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OGN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GN主要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下层、软骨组织和肺泡周围,且在肺动脉内皮细胞下层、外膜和肺静脉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均有分布.急性肺栓塞后OGN在上述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急性肺栓塞4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结论 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OGN表达降低,促进了胶原在肺部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时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维生素A结合蛋白(RBP)和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的表达变化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用颈静脉插管注入血栓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DBP、RBP和TTR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DBP、RBP和TTR的mRN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FT4和25(OH)D3的血清浓度,微量荧光法测定维生素A的血清浓度。结果急性肺栓塞后血清中DBP、RBP和TTR的蛋白水平,肝组织中DBP、RBP和TTR的mRNA水平均逐渐降低;而血清中这3个结合蛋白的配体FT4、25(OH)D3和维生素A的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急性肺栓塞后血清中DBP、RBP和TTR的蛋白水平降低是由于肝细胞合成减少所致,从而释放出更多的配体。升高的25(OH)D3、维生素A和FT4分子在急性肺栓塞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肺血栓栓塞大鼠的肺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及其分解产物CYFRA21-1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血栓栓塞模型并做肺泡灌洗。用半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K-19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在肺组织内的分布;放免法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的水平;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急性肺栓塞后CK-19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逐渐降低;肺泡上皮细胞CK-19的表达明显下降;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CYFRA21-1水平升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急性肺栓塞不仅导致CK-19表达降低,而且分解代谢增强,因此CYFRA21-1的检测对于判断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与酸碱平衡相关的碳酸酐酶3(CA3)和Na+/H+交换器(NHE1)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 h开胸取出肺组织,然后提取肺组织的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组为对照,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CA3和NHE1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b lot方法进一步验证CA3和NHE1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HE1在肺栓塞前后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的不同时间点,CA3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而NHE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出现逐渐升高现象。免疫组化研究表明NHE1主要分布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和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的胞浆内,急性肺栓塞后NHE1在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CA3的表达降低,NHE1的表达升高,这一现象可能与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异源性核糖核蛋白E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 E1, hnRNP-E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2、7和21 d开胸取出肺组织,然后提取肺组织的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hnRNP-E1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hnRNP-E1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Northern blot法分析大鼠肺组织中Collagen α1(Ⅰ)(COL1A1)和Collagen α1(Ⅲ)(COL3A1)在肺栓塞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羟脯氨酸(HYP)和Masson染色观察急性肺栓塞3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 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的不同时间点,hnRNP-E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显著升高.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中COL1A1的mRNA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但是COL3A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HYP分析和Masson染色均显示急性肺栓塞3周后肺组织内的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结论 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hnRNP-E1的表达升高,可能促进了COL1A1的蛋白表达和胶原在肺部的沉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40例中度以上COPD直肠癌患者进行静态肺功能评估,并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研究其对患者术后的影响。结果术后心律失常4例,COPD症状加重8例,肺部感染6例,二重感染4例,呼吸功能衰竭2例,内科治疗后均缓解;伤口感染5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虽然合并COPD患者增加了手术风险,但正确内科治疗及处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APE)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的差异蛋白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血栓颈静脉注入法制备大鼠APE模型,采用双向电泳技术找出差异蛋白,用MALDI-TOF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差异蛋白,并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采用Western-blot技术作进一步验证。结果大鼠血清蛋白的2-DE胶银染可分离出1 400多个点,考染可达到1 200个点以上。经图像分析得到的24个差异表达蛋白中有12个蛋白得到鉴定。对部分差异蛋白采用Western-blot方法在蛋白水平的验证结果与2-DE结果基本相符。结论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发现APE大鼠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分子将为我们寻找新的APE血清学标志物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微波聚能刀局部毁损治疗70岁以上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探求微波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36例肺癌患者局麻后, 在CT 引导下用微波聚能刀经皮直接穿刺入肺癌瘤体内, 以40W-90W(一般为70W-90W)的功率,加热穿刺点10min-30min,加热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0.5cm-1cm,对其进行热凝固治疗 .随后观察患者症状、KPS评分改善情况,局部病灶影像学变化,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CT显示完全缓解6例(17%),部分缓解27例(75%),无变化及进展3例(8%).随访6-15个月,生存31例,死亡5例,1年生存率36%,半年生存率69%.结论:该综合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可靠,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冷基循环微波聚能刀治疗中心型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针式单极微波辐射天线、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周围型肺癌、以2450MHz的微波,依据肿瘤大小以40~80W的微波辐射治疗5~20min,对45例患者的68个病灶进行治疗(治疗组)。另选择中央型肺癌患者45例,行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及胸部X线片和CT的变化,同时测定患者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症状减轻,其中35例完全复张,8例部分复张,2例无效。同时血液中NK细胞活性增加(P<0.01)。对照组仅8例部分复张,NK细胞活性降低,两组相比,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于65W15s微波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减轻气道阻塞症状,并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SM22-alpha的表达变化以及TGF-β信号转导系统对SM22-alph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h开胸取出肺组织。常规提取肺组织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组为对照,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SM22-alpha,TGF-β1和TGF-βR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SM22-alpha,TGF-β1,TGF-βR,Smad7以及磷酸化的pSmad2和pSmad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SM22-alpha,TGF-β1和TGF-βR在肺栓塞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组织分布情况。结果: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的不同时间点,SM22-alpha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逐渐降低,在24和48h下降最为明显。参与SM22-alpha表达调节的TGF-β1和TGF-βR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也逐渐减低;免疫组化研究表明SM22-alpha主要分布在肺动脉中膜的平滑肌细胞(SMCs),在急性肺栓塞后表达显著降低。TGF-β1和TGF-βR主要分布在肺动脉壁、支气管壁和肺泡壁,急性肺栓塞后TGF-β1和TGF-βR在上述组织内的表达均明显降低。Western-blot检测发现急性肺栓塞后TGF-β信号转导分子中磷酸化的pSmad2和pSmad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逐渐减低,而对于TGF-β信号转导系统起抑制作用的Smad7分子的表达却明显上升。结论:大鼠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内TGF-β信号转导系统的抑制导致了SM22-alpha的表达下降,从而影响了肺动脉系统内SMCs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