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目的 肺癌早期影像学表现为无明显症状的肺内结节,为提高肺癌筛查效率,本研究拟探讨人工智能(AI)对肺结节及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21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就诊的397例(共416个肺结节)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对比AI组、人工阅片+AI组、人工阅片组的诊断性能以及AI诊断系统对不同密度、不同大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AI、人工阅片+AI、人工阅片组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40%、 46.70%、 73.80%, 92.00%、93.90%、 92.79%, 81.30%、87.90%、83.89%(P<0.001)。AI对实性、亚实性、磨玻璃样、钙化结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7.98%、78.13%、 87.27%、100.00%(P <0.001)。AI对直径0~10、10~20、20~30 mm结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97%、82.25%、67.03%(P <0.05)。AI对20~30 mm实性结节准确率较低(60.69%),其中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28.00%;对0~10 mm亚实性结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腺法新与盐酸溴己新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和对CD4+、CD8+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将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患者盐酸溴己新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胸腺法新盐酸溴己新联合治疗.连续用药两w后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量(FEV1)、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血气检查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对CD4+、CD8+细胞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的患者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高于、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胸腺法新盐酸溴己新联合用药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Ⅱ、Ⅲ期脓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96例Ⅱ、Ⅲ期脓胸资料,其中单孔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脓胸纤维板剥除术51例,包括Ⅱ期19例和Ⅲ期32例;开胸纤维板剥除术(open decortication,OD)45例,包括Ⅱ期23例,Ⅲ期22例。分别比较Ⅱ、Ⅲ期脓胸的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胸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4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术后漏气5天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术后心房纤颤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Ⅱ期脓胸中,与OD组比较,UVATS组手术时间短[(118.3±30.7)min vs.(160.0±40.8)min,t=-3.592,P=0.001],术中出血少[(220.0±60.0)ml vs.(280.6±100.3)ml,t=-2.274,P=0.029],胸管拔除早[(7.6±2.5)d vs.(10.7±4.5)d,t=-2.640,P=0.012],术后住院时间短[(8.2±1.5)d vs.(11.3±2.3)d,t=-4.864,P=0.000],疼痛VAS评分低[(2.3±1.5)分vs.(4.5±1.3)分,t=-4.973,P=0.000],2组术后持续漏气、切口感染、心房纤颤和肺不张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期脓胸中,UVATS组术中出血少[(250.4±80.4)ml vs.(310.3±50.1)ml,t=-3.264,P=0.002],胸管拔除早[(10.6±2.5)d vs.(13.7±3.7)d,t=-3.769,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1.8±3.2)d vs.(14.2±4.1)d,t=-2.483,P=0.016],疼痛VAS评分低[(2.8±0.9)分vs.(4.9±1.4)分,t=-6.869,P=0.000],术后持续漏气少[3.1%(1/32)vs.24.0%(6/25),χ~2=3.905,P=0.048],切口感染少[0%(0/32)vs.20.0%(5/25),P=0.013],肺不张少[3.1%(1/32)vs.24.0%(6/25),χ~2=3.905,P=0.048],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期脓胸UVATS组2例中转开胸,OD组1例术后2个月后复发,均无死亡。结论与常规开胸纤维板剥除术比较,总体上UVATS治疗Ⅱ、Ⅲ期脓胸安全、有效,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 LSC)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本科自2012年7月~2013年9月28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原因、方法和体会。结果28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75.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0.5mL,肠蠕动平均恢复时间34 h,开始进食平均时间16~24 h,腹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为69.6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d。术后无出血及肝外胆道损伤,随访6个月~1年,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在复杂型胆囊结石,选择行LSC是一种切实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既能达切除胆囊之目的,且还能避免临近脏器之损伤(如肝外胆道、右肝管、胃肠道等),不失为复杂型胆囊手术治疗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